

端午节专刊
(排名不分先后)

端午祭
李必胜
夏日莹莹柳絮飏,万家举盏饮雄黄。
可哀辞祖汨罗恨,且叹昏王楚国殇。
纲正礼隆吟橘颂,河清海晏阅骚章。
挥桴击节龙舟竞,祈愿先贤佑八荒。
端午安康
朱慧文
五月端阳临仲夏,护门蒲艾粽飘香。
人逢端午吟骚句,微信连连祝福康。
采桑子・端午吟
朱慧文
雨烟时节迎端午,
棕子飘香,今又飘香,
华夏神州舟赛忙。
一年一度菖蒲绿,
艾叶香长,追忆绵长,
浅唱离骚寄汩江。
端午有思
皇甫国
一跃狂涛天地惊,以身殉国气峥嵘。
楚虽三户传薪在,除艾栽兰仰至贞。

庚子端阳书怀步友人韵
汨罗波涌艾蒲飘,叠鼓龙舟竞窈娆。
屈子诗骚凝毅魄,神州雷火灭瘟妖。
琳瑯街巷群摊会,激荡风云大海潮。
小丑跳梁悲落日,排云黄鹤上青霄。
端午有思
一跃狂涛天地惊,以身殉国气峥嵘。
楚虽三户传薪在,除艾栽兰仰至贞。
端午情思
林明金
汨罗思君泪赋诗,寸断肝肠有谁知。
离骚一曲巡天问,千古鹃啼月下枝。
祭屈原
叶采刚
细品离骚端午忙,艾香糯粽送和祥。
龙舟竞渡长河水,屈子沉冤汨水江。
青史英豪传正气,丹心志士暖心房。
忠诚莫让辉煌去,警钟常鸣富国强。
端午节祭
秋燕
五月龙舟竞渡忙,飘香粽子吊贤良。
艾蒿避害门前挂,虫草驱瘟酒酿浆。
一曲离骚垂史册,九章天问鉴衷肠。
汨罗江上诗魂祭,空谷幽兰万古芳。
粽子
郑克强
蜜枣团新糯,柴蒸溢冽香。
蚕绳腰背捆,苇叶胆肝藏。
端午来江面,龙舟竟庙旁。
古今怀屈子,此物寄衷肠。
端午怀思
李大安
滂沱泪洒汨罗江,凛冽风吹恸远湘。
旷古怀思屈子赋,长天感念粽飘香。
祭屈原 (诗韵新编)
陈惠兰
龙舟香粽祭忠心,一曲离骚千古吟。
社稷兴衰关你我,泱泱华夏淬雄魂!

端午节祭屈原(新韵)
郭艾英
龙舟端午竞欢欣,节日追思忆赤臣。
先辈常怀忧患事,儿孙铭记兴邦文。
离骚胆略惊天地,屈子忠诚镇鬼魂。
青史长流英烈志,丹心永照振乾坤。
端午祭
黄道康
端阳沐雨临,史海痛钩沉。
忧国屈公苦,讨贼良策深。
三番谏楚主,一怒卧江心。
蒲艾年年祭,离骚醒后人。
祭屈原
曾向东
烟波汩水踏歌声,襟袖清扬唱赤诚。
壮志难酬家国梦,忠心未报楚乡情。
龙舟竞发英魂舞,号子喧嚣傲骨铮。
一脉千年天地阔,离骚伴酒上征程。
喜迎端午节(古风)
张运生
今日喜迎端午节,堂屋门边插艾叶。
离骚豪吟传千古,汨罗悲壮洒热血。
文化弘扬乃大任,国粹继承为基业。
平仄斟酌韵心田,挥毫泼墨颂英烈。

端午节悼屈原
朱兴安
艾蒿菖叶满堂香,千载离骚悼国殇。
恨绕昏君怜百姓,情牵故土赋诗章。
汨罗涛卷英名在,楚地悲歌浩气扬。
竞渡龙舟寻傲骨,江投粽子祭忠良。
每逢端午叹诗祖,敬诵遗篇脑海翻。
五月星沉荆楚恸,千年谁断汨罗冤。
忠臣谏诤匡家国,傲骨丹心耀旆幡。
屈子英名齐泰岳,昂然以血荐轩辕。
端午节悼屈原
艾蒿菖叶满堂香,千载离骚悼楚殇。
恨绕昏君朝天问,情牵故国赋诗章。
汨罗涛卷英名在,湘水悲歌浩气扬。
竞渡龙舟寻傲骨,江投粽子祭忠良。
端午有感
李长菊
清风夏雨沐端阳,万众虔诚吊国殇。
蒲艾悬门香粽碧,中华万古敬忠良。
庚子端午有感(新韵)
郑礼棠
端午时值年正半,夏收秋种祭祈天。
龙舟乐竞江湖上,艾草多插户厦前。
屈子忧国发赋问,庶民感念盼团圆。
可喜今立国安法,疆港靖绥固舜轩。

端午
紫羽
乱世起兵戈,忠魂殉汨罗
后人包粽米,远祭付清波
对饮雄黄酒,长吟屈子歌
皆为思念故,风雨蕙香多
长相思・端午
心折
念离骚,思离骚,端午英魂梦故遥。
青书鉴旧朝。
浪声潮,人声潮,壮士奔忙穿战袍,
叠舟牵晚宵。
小重山・端阳节怀屈子
刘玉超
挂艾菖蒲户户香。祭灵均念往、过端阳。神州情寄汨罗江。洞庭水、哽咽暗心伤。
千载日星光。精神铭后代、古今芳。悲歌浊酒诉沧桑。离骚感、浩浩水流长。
端午节纪念屈原(诗韵新编)
姚翠珍
香飘一缕魂,玉洁又冰清。
美誉难污损,高名万古存。
端午感怀
肖艳芬
雨霁和风畅,云来粽叶香。
思贤怀屈子,低首忆贤良。
拭目龙舟竞,行吟橘颂章。
栋梁今古在,崛起看东方!

端午节抒怀
李志力
民族昌荣呈吉祥,喜逢重五过端阳。
千家同饮雄黄酒,万户齐悬蒲剑菖。
不祷避邪丢陋习,但期驱疫嗅栀香。
古来文化要遵守,美德传承幸福长。
江城子・端午忆儿时家乡赛龙舟
裴光华
插蒿煮粽纪屈翁。古城东,竞舟雄。人头攒动,十里破长空。击水楚天飞浪起,千箭发,气如龙。
端午节感怀
陈兰
端阳糯粽芬芳尽 ,闹市家欢艾叶葱。
猎猎红旗弄潮去,龙舟竞技挂丹虹。
端午节怀感
王顺兰
年年此日清香粽,岁岁端阳祭古人。
大地含情兰自翠,江天沉默忆犹新。
屈原魂绕湘渊水,骚赋韵传精气神。
华夏文明千载颂,乾坤上下咏灵均。
端午吟二首
徐雨生
一
身居荒渚伴渔樵,终日沉吟夜到朝。
万种愁忧作天问,一腔愤慨化离骚。
世人皆醉先知醒,大厦将倾赤胆遥。
自古圣贤多殉难,汨罗江水永咆哮。
二
枇杷上市满街临,米粽抛江缘探寻。
铁汉千槌敲战鼓,龙舟两岸荡回音。
莫忘此节菖蒲挂,正值公休美酒斟。
孙女耳边轻语我,屈原今日最伤心。

卷珠帘・怀屈原
宋志清
湘渊静,楚山愁。登临水上谯楼。
轻吟《离骚》《天问》,忧怀无可收。
难忘屈原幽恨,常歌独醒牢愁。
凝望昊苍遥远,情渺渺,意悠悠。
捣练子・龙舟吟
上海斗笠翁
齐奋楫,勇行舟。锣鼓喧天击水流。龙跃江河同竞渡,桨扬端午共祈求。
庚子端午情思
唐叔豪
纵身一跃炳千秋,国破何须惜此头。
汩水深情迎屈子,万民景仰竞龙舟。
九章天问离骚愿,橘颂楚辞思索求。
我借崖城端午粽,西陵山下寄哀愁。
临江仙・端午
陈冠英
碧水茫茫催社鼓,龙舟竞渡端阳。驱邪除秽饮雄黄。角酥沿古俗,薰艾沐兰汤。
哀郢涉江家国系,问天难道其详。此心可鉴汨罗江。骚篇张正气,千古祖诗廊。
端午祭屈原(新韵)
房永敏
汨罗江水万年长,岁岁端阳嗅粽香。
屈子精神天地鉴,古来华夏世无双。
端午节缅怀屈原(诗韵新编)
丁淑银
玉树临风薰郁馥,离骚一曲动乾坤。
郢都堂上呈良策,溆澧流中落恨声。
尘世皆昏君独醒,胆肝俱烈志坚贞。
龙舟粽子抒思念,渔父沧洲无限情。
行香子・端午
蓝色海洋
绿柳湖边,碧水蓝天。人熙攘,情侣携牵。又临端午,草美花鲜。小舟轻荡,相思鸟,舞翩翩。
风光如画,爱恋如山。今生守,共历风烟。相濡以沫,一世合欢。梦里弦歌,诗酌酒,月弯弯。
清平乐・端午
蓝色海洋
又逢端午,再把先人睹。沧海横流琴瑟鼓,何处觅寻曲谱?
今古诸事平常,皆成一枕黄粱。战道千军万马,只留尘土飞扬。
庚子端午感怀 (雁入群)
万仕田
庚子又端阳,门悬蒲艾香。
九歌涵意重,天问雅音长。
为国身何惜,忧民神已伤。
招魂抛糯粽,诗赠汨罗江。
忆屈原 (新韵)
万仕田
离骚常诵忆灵均,天问卜居时日新。
渔父九歌抛糯粽,汨罗江畔唱招魂。
阮郎归・迎端午(诗韵新编)
张社
白红荷绽草林青,蓝天万里晴。
摆摊街巷粽充盈,欣然满眼瞠。
听百啭,拂熏风,悠思故里情。
当空晧月亮星星,情牵端午迎。
端午感怀(古风)
王琼
粽子飘香大地绿飞歌响,
屈原魂洒汨罗今心激荡。
佳话煮酒年年说国破时,
驾鹤沉江泪渡百舟神往。
儿时端午
璎珞
赤日炎炎半夏天,微风乏力过秋千。
蝉声激越操场畔,树影深幽课室边。
书卷无心待游玩,黄昏恣意笑招延。
相携采取青蒿草,追忆已逾如许年。
鹧鸪天 粽香情
张君池
接驾湖前紫糯香,擂台包粽互相忙。
酷男恐后显才技,妙女争先称冠娘。
参者笑,组合强,粘粘枣馅裹甜囊。
纤纤巧手情谊见,恳恳社情美德彰。
自由诗
祭屈原
陈芳
五月
千古被记住的时间
汨罗
千古被记住的地方
屈原
千古被传诵的诗人
他用洪荒之力
开创文人奇迹
他用满腔激情
颂扬草木山河
他用磅礴炽热
恣意挥斥邪恶
他大声呐喊,不随波遂流
他胸怀若谷,不惧其陷害
他忠心为国,不惧其昏聩
他两次流放,自沉殉国
何为情操,何为爱国
你的生命为之绽放
聆听一曲《天问》
《离骚》正诉衷肠
千古故事依旧流传
本期编审:潘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