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
兴教寺里的古柏树
文/樊川樵夫
玉树临风悬崖边,铮铮铁骨斗严寒。
春风夏雨常滋润,秋霜冬雪延寿诞。
虬枝挺拔迎日月,精神抖擞度华年。
谁言老树开花少,秀色岁岁兴教院。
注;兴教寺也称护国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其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长安区樊川北原。兴教寺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兴教寺内的兴教寺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樊川樵夫,原名吴军利,男,生于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退休中学教师,酷爱文史,尤喜古诗词,近十年来时有作品发表于多家诗词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宏扬中华文明,褒真善美,斥假恶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