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本期团队风云榜:
手中的沙、尹炳祥、大漠苍狼、麦苗青青、郭延环、李崇山、明月皓洁、古城夜话、梁雨、叶帆、张启琴、紫藤花圆。

端 午
文/手中的沙(江西)
一条烙印着历史的河流
奔腾着滔滔不绝的诗心
喂养着奔腾不息的诗魂
沿岸渔者 以舟为引
打捞起诗的残骸 用粽香与艾情厚葬
赋予它蓬勃的活力 端午
另一种方式的文字怀念与文化流放
一片叶子裹紧满腹心事
在一叶扁舟里读懂一首名叫《离骚》的诗
五月的摇旗呐喊 滚烫着灸热的沸点
使得整个汨罗江似点燃的火山熔岩
有岩浆一样的诗歌血脉 奔流不息着

端 午
文/尹炳祥
街上
香囊叫卖的阿婆
手持竹架
游走在大街小巷
挂着形态各异的香包
心形的、动物的、花的……
五色的丝线
攀比着各自的形态和香味
儿时的快乐与兴奋
此时又浮现心头
又到了粽叶飘香的时候
送你一个好运粽
给你包健康米
好运豆,鸿运枣
平安仁,快乐蜜
让你好运连连

端 午 节
文/大漠苍狼
渐已绽放的马莲花
你那清雅的芳香弥散在山川村落
在清晨露水中显趕分外妖娆
随风摇曳生姿的杨柳
招来麻雀叽叽喳喳的嬉闹
舒展了尘埃的一抹翠绿
空气中散发棕子的飘香
加了雄黄的青稞酒
把我缕缕情思
从眼底伸到遥远的天际
那翻滚的云浪尖上
仿佛看到许仙寻找白娘子的孤影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我用岁月遗漏的纸张
折一弯弯的小船
装满糯米红枣
然后用棕叶做成双桨
放入心中的河
漂向远方的汨罗河
为楚魂送行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
依着村落升起的饮烟
把那陌上花开的记忆再次来收藏
艳丽奇形名异的香包
在这五月天飘香永久

端午荷包香
文/ 麦苗青青
小小荷包
把一颗颗柔软的心
紧紧包裹成
红肥绿瘦 美丽妖娆的好心情
小小荷包
剪不断红尘里那些远逝的亲恩
它是游子心上悠扬的歌
它是端午街巷中一抹如画的风情
五色丝线 七彩的锦绣
绣出一个个玲珑可爱的小精灵
玉兔、猴子…十二生肖精彩纷呈
石榴、白菜、元宝、绣球,琳琅满目
五色丝线 七彩的锦绣
串起前世今生里的
人间烟火味
串起童年深处 绚烂多姿的梦
艾叶香,香满堂
荷包香,满心暖
艾条插在大门上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一串串 一排排
姹紫嫣红荷包香
留得清气满乾坤
留得情深意又长

端午情思
文/郭延环
人的记忆就像旧电影,即便褪去了颜色,模糊了声音,有些情节也会永远印在脑海中。
望着街头一长排的香包挂件,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童年,拉回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我去拔艾草、折柳枝。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前院或后院都有几大墩的艾草,端午时节细雨飘过,银灰色的艾草,细细的高高的,叶片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天一亮我就顺着梯子爬上屋顶,整个村子都弥漫在袅袅炊烟里,家家户户都在烙韭菜盒子和擦凉粉,香味四处飘散。我咽了咽口水赶紧拔了一大捆艾草,然后爬上柳树折了几支鲜嫩的柳条。分别挂在大门外、屋檐下、窗户楞,最后挑几枝鲜嫩的艾草插在堂屋大红面柜上的花瓶里。顿时整个院子散发出奇特的香味。

这天我们家和同院的婶婶家一起过节,她和母亲拿出针线笸箩,从里面拿出一本发黄的书来,书里夹着捋好的丝线,按各自的喜好小心翼翼的抽出五种颜色,在我们期待的眼神中搓索尔(五色线)。最后,分别给我们系在手腕上,几个小孩子相互比较谁的颜色搭配的最好,叽叽喳喳快乐的跟得了什么宝贝似的。年幼一点的弟弟们还会戴一大串的香包儿。
母亲和婶婶忙碌起来了,各自展现最好的厨艺,那时候过端午节我们不兴包粽子,其实是村里人都不知道有包粽子这一说。但是,我们有我们的过节方式,韭盒、凉粉、凉面、甜醅等一一端上桌,没有鸡鸭鱼肉,没有太多的鲜菜瓜果,我们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几样鲜菜,但是真真的快乐!自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在节日上盛出来,让大家尝尝鲜,增加节日的气氛。
雨打芭蕉,也打残荷,就是打铁皮桶子也是好音乐,现在住在高楼大厦里,雨来了不知道,就像播放无声电影,必须看窗外有人打伞穿雨衣才能鉴别。星空没觉得近,地面却远了。故土只有在梦里才能相见。
端午已至,我顺着儿时的记忆,也烙个韭盒、擦盘凉粉、买条索尔。再和女儿讨论一下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屈大夫的英雄壮举。吃粽子这一习俗我们不能忘!

第一次吃粽子
文/李崇山
苏轼有词曰:“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又白居易诗曰:“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我第一次吃粽子还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我的故乡在农村,过端午节虽然很愉快,只是吃由母亲亲自制作的凉粉、凉面、菜包等,“粽子”一词连听也没听说过。
参加工作的那年,端午节当天同事请我去他家过节。由于当时自己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过节,内心感觉异常悲凉,当时只有十六岁,见有人请就欣然答应了。刚一进他家大门,一股我从闻到过的香味扑鼻,我为之一震,什么东西有这么奇特的香味?也是碍于面子,我没敢发向,只有耐着性子等它露出庐山真面目。
同事是中原人,父亲是从部队转业到青海工作的。老人很健谈,乘还没吃饭前的间隙,他从端午节的来历聊起,讲屈原的故事,讲他们老家过端午的习俗,讲了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的由来(粽子一词就是这一天听到的,当时我是很纳闷的)老人讲的端午的由来和我在老家听奶奶讲的截然不同。

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同事拿来了碗筷,还有一碟白糖,嘴里念叨着:“吃粽子了。”随后一盘用五彩丝线包扎成三角形的东西端了上来,顿时,那种刚进他家闻到的奇香弥漫了整个客厅,这很可能就是粽子,我暗暗思忖。同事热情地把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放在我的碗里,让我快吃。我嘴里答应着,心里很是忐忑,不知此物是怎么个吃法。只见众人一面吹气一面开始剥叶子,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操作着,并偷眼看他们的吃样。
原来,粽子是由两片粽叶包裹而成,里面是雪白的糯米和大红枣,剥开后白嫩嫩的特别好看,那香味、那色泽特别诱人。我学着他们洒上白糖,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呀,真香,倾刻间又甜又香的味道味蕾香到了心间,我很想再吃几个,可是,我还是很客气地只吃了一个,就违心地婉言谢绝了。
回单位的路上,我把实情告诉了同事,同事听了大笑不止。笑过后他告诉我,他们家隔三差五都包粽子吃,他说,等下回他多带几个来给我吃

端 午 节
文/明月皓洁
你从远古走来,
拥着众多的故事,
端午节与炎黄子孙赴约。
纪念龙祖,
爱国情怀,
孝子贤孙,
驱逐毒邪。
无论是那个故事,
都是照耀品行的面面镜子。
就如屈原!
伟大的爱国者,
正直、高洁、爱国,
都成了罪过!
爱囯前行的路被堵死,
愤慨之余的失望,
被诬陷、被流放。
国难家关何处是?
报国无门使人愁!
这位伟大的诗人,
跳进汩罗江,
救赎颜面洗屈辱,
解脱灵魂得升华!
人们
不肯让华夏的精神就这样消失,
龙船你追我赶地去救民族义士,
把香甜一起包成粽子,
投进江河·别让诗人藏身鱼腹。
伟大爱园主义精神延续至今!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我们的民族,
挺着脊梁前行,
民族强,则国强!
国家强,则民安。

端午节香包
祖母们手绕七彩线,
缝制了动物世界,
缝出了万花盛开,
缝成了大人们的喜爱,
缝成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缝成了节日的色彩!
缝成了今天人们的幸福日子
艾枝从阡陌向城市走来,
艾香扬扬洒洒地留了一路,
随风飘散·弥漫了大街小巷,
携着“祛病防疫"风尚,
把端午节熏成洁净,
让空气清新宜人,
让身体健康有加。
在这端午节,
品着粽子的香甜软糯,
闻着艾香的香味萦绕,
吃着如丝线般的凉面,
望着柳丝随风摆动。
真是惬意呀!
为生在东方古国而自豪!
端午风俗的形成延续,
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是中国独有的文明,
是中华历史的文化传承。

端 阳
文/李崇山
纤手淡淡划过心弦
疯狂的思念几经痴迷
执笔望月
记忆的花瓣
洒落在有梦的地方
携一束初绽的沙枣花
暗香浮影婀娜多姿
走过熟悉的小径
泛黄的往事眼前浮现
心房里飞扬着温馨的歌
炊烟袅袅随风飘散
裹挟着粽叶的香
在村庄的田野里弥漫
屋檐
插满艾条和杨柳枝
轻风中沙沙作响
父辈们吆三喝四
几杯雄黄酒下肚
就会面红耳赤手舞足蹈
母亲绣的荷包
村里的女人们都很羡慕
戴在贴身处生怕别人抢走
思念在寂寞的心里沉浸
经年的故事
勾起泪眼婆娑
虔心书一阙对端阳的眷恋
为流逝的岁月
谱写一曲优美的旋律

草原上的端午节
文/古城夜话
五月的草原
宽广无边
山花烂漫
情歌飞扬
一壶青棵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嚼着草芽香的手把羊肉
就着醇香的美酒
悠然的醉去
五月的草原
牛羊成群
蓝天白云
迷人诱惑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静谧而深情的仰望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五月的草原
片片青绿
阵阵清香
欢声一片
香甜的奶茶
湿润了广袤的草原
有一种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草原人的端午节
欢歌笑语
尽享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舞动着热情奔放的锅庄

粽情激党
文/梁雨
应磨尔园社党委之邀,参加了他们为社区老党员举办缅怀屈原、增进党性的粽香茶话会。
在祥和热闹的氛围中老党员先看了《汨罗悲歌》,后听了老党员讲得屈原故事 。屈原坚毅忠诚万民的故事再激老党员们永远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渗溢着社区工作人员诚心的粽香更燃老党员们不忘初心永葆党性的信心。老人们吃着香甜的粽子话说着社区的关心,赞社区在党性建设,日常工作和防疫工作上的千辛万苦.不阻不挠、卓越成效。这正是:
忠魂再染赤诚心,
暮途再鼓为民情 。
粽香濡沫携手盟,
筑固初心再绘彩。
小情更添众志城

端 午
文/叶帆
那台老摆钟据说是离世的公公买的
那年住楼房舍不得扔搬过来了
前年它彻底坏了
我们还是舍不得扔原地摆着,
只是旁边放只小闹钟替它走
因为大家习惯往那个方向看时间
婆婆,你唠叨很多年了
听习惯了
也没有谁当小闹钟一样的替身了
好起来吧
就在这个端午节
戴上自己做的香包
等着亲人们回家团聚
我不想
再有一次离殇

枣花儿开着山坡上,
杨柳枝插在个门上,
韭饸儿烙上肉煮上,
二细的凉面哈拌上,
蒜苗儿辣子都放上,
水红的香醋哈调上,
老虎的香包背背上,
索儿哈缠绕在腕上,
八宝的粽子糖放上,
不甜了蜂蜜哈粘上,
亲朋好友哈都请上,
开心的把端午过上。
湟源文友群的全体老师祝福大家端午安康,万事如意!

又是一年端午节
作者/张启琴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
雄黄酒瓷壶里灌上;
尕心儿不由往阿哥处飞,
香包儿
那是对阿哥的念想!
五彩的香包儿我绣下,
绣针儿绕
扣线俩打给的穂子
我叫你取来时你坐下
就给人说
你来时天下的大雨。

青花儿瓷碗里捞长面,
凉粉儿鲜
切上了碟碟们放上;
你嫑嫌尕妹的脚手慢,
你心放宽
辣子们我给你烫上。
糯米的粽子彩线俩缠,
当中里包给的枣儿;
相见着容易分开时难,
难分开,
清眼睛雨般的滚开。
桃红的莲花白尖尖,
花芯里落着个蜜蜂;
里出外进的转圈圈,
没你嗬打不起精神。

亲手儿做了个双鸳鸯,
端午了阿哥哈送给;
八辈子连在你心上,
九辈子不说个后悔!
端午的索儿线你拴上,
避邪的狮娃儿连上;
尕妹妹活着的人孽障,
有你着没有过怨畅。
端午的香包花树上吊,
绿叶儿配给着俊着;
心里有苦了阿哥哈倒,
颇烦话给别人嫑说。
绸绸儿绌下的雀娃儿
花树的杆杆上吊上;
老天爷配给的我俩儿,
阳世的三间里闹上。

五月的风
文/紫藤花园(青海)
经过《离骚》的湖畔
轻轻点起无数盏灯
绵长的哀思永在
穿过时光的隧道,迈着沉重的步伐
走上荆楚两岸
涛涛江水中道不完的《楚辞》
使五月的粽子散发苦涩的香

我凝望着摇曳的柳枝
饮一杯雄黄酒,斥魑魅魍魉
诗人的风
越过江河湖海
你高亢的声音飘荡在山河
穿过迷雾层云
千古绝唱的诗句
永存于天地间

【本期组稿:祁红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