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竹叶能包裹住家乡纯香浓郁的粽子口味,那么竽叶及胡叶就能遮拦住故乡端午的所有温情。马兰及针金叶力所能及,缠绕住村庄所有庭院里的千丝万缕乡愁。错过了这个季节时期,就只能欣赏身后的风景了。
竹叶裹谷粒
兰草绕母心
水煮沸父恩
吾忘端午情
时隔多年,时光如城市的车轮转动的贼快,我们从纯真童年步入壮志豪情青年,有卷进疲惫不堪中年,我们的父母已年迈许多,古老村庄的身影让远离故乡的游子对自己的故土已变得更加逾期遥远,唯有每年端午节,在每个人的童年仍留下许多回忆性的人及物。
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母亲早早准备好采摘回来的胡叶.马兰花草.针金叶及刚出土的竹笋叶,放入大铁锅煮熟,让这些嫩绿的叶子更具有韧性和抗拉力度……。
这个时候,村庄边的小河边每天都有洗粽叶的乡里乡亲,孩子们也跟着喜水打闹,洗过头遍粽叶,父亲从村庄老井里担回来一担清凉的老井水注入大木盆里,我们兄妹争着再次洗净叶子。
母亲开始用胡叶包裹谷米,每一个粽子米粒中母亲都会放入一颗红枣或者四季豆,然后折切好胡叶,用翠绿色的竽叶做粽子的外衣,再用马兰花草一圈圈把粽子缠绕整齐,这个缠绕过程,不能松也不能过紧,绑扎松了米粒容易在煮的时候外漏出来,缠绕过紧米粒长不开腰,煮出来的粽子没有黏合度。整个包裹绑扎粽子看起来简单,做起来挺难的,母亲说包裹绑扎粽子就像扶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我们姐弟不懂母亲说的这些话之中的含义,当我们姐弟都成家立业,有了自己孩子过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后,确实懂得了母亲当初包裹绑扎粽子说过的确切比拟初心话语,明白了一些生活立家道理……。
端午节前夕,父亲把准备好的干树枝锯开,赤臂抡起大板斧咔嚓一声,柴禾一分为二.为三,父亲的劈材动作干净利落,汗珠在父亲赤红色胳膊流淌。男孩帮父亲整理柴禾,女孩子帮母亲整理粽叶,母亲把包好的粽子,谷米一排.高梁一排,稻米一排,一个个包裹绑扎好的粽子细心叠叠磊放,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天,然后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整整齐齐放入大铁锅,父亲往锅中注入适量的老井水。然后父亲点燃灶火,经过一夜慢火的煮熟……。

端午节早晨,村庄里飘香着胡叶,竹叶,谷米的浓香味道。孩子们的嘴巴和手上粘满了清香粽子米粒。母亲开始给每个孩子脚根及手腕戴上花花绳,父亲拿出封存一年的雄黄酒点在孩子们的外露皮肤上,每个庭院门楼边都放几颗带露珠的艾枝,整个村庄充满了父母爱的点化……。
现在的端午节不是吃粽子的趣味,端午节遇到父亲节,而是一种家的思念,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追忆和对父母及大家庭的深切挂念。现在可能父母亲已经劈不动柴禾了,老井已经枯干了,村庄在每个成年人心海以变得更加逾期遥远了,一种淡忘的乡愁萦绕在每个人心头。繁华急躁的城市闹区让人眼花缭乱,相识有陌生人和事让人捉摸不透,新险怪事情,触目不及,常常让人触目伤怀。日子和时代的的步伐随时光流动,让人无暇顾及。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追忆,从自己孩子的容貌看到自己的童年笑容,从父母佝偻的身躯看到了岁月蹉跎,人生的艰辛历程,一路风风雨雨,唯有端午之情溢于言表……………。

夜静静的,唯有滴滴答答的落雨声敲打着我的心坎,我似乎又闻到了母亲亲手包裹煮熟的粽子味道,确切说,我是感觉到雨滴落在山里胡叶的声响,那嫩绿的胡叶经过父亲煮熟和母亲的洗礼,胡叶上面的纹路多么像游子回家的图标。我似乎感觉到了雨点敲打竹子叶的声音,那是一种家的呼唤节奏曲调,同时也感觉到竹笋破出土壤的声音,那是一种顽强抗争的生命力度。朦朦胧胧感觉到那村头泥塘边竽呱呱鸟儿鸣笛的声音,感觉自己又回到那孩童掏鸟窝儿戏。抛开所有的闹市烦扰,我又进入故乡端午节的梦境,静心思忆父母年轻的身骨和奶奶包粽子的情景……。
一包就是一辈子
一裹就是一生
年复一年
一锅煮出一家人的温馨
轻轻的
剥开那一层又一层胡叶
露出一颗红心般的枣粒
浇一勺纯香蜂蜜
用舌尖轻轻的浅吻
那就是故乡的味道
父母的触爱
家的萦绕
散发出满屋子醇香
浓缩了母亲的慈祥和父亲浓浓的爱
那是一种
端午节家的味道

供稿:杨耀民
审核:商洛碎心石
编辑:断情刀
出品:家在商洛
来源:家在商洛微公益志愿者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