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即日起征集优秀端午专题作品,经审核入选1首编入合辑,入选2首以上除1首编入合辑,同时编入作品展播。6月28日截止。
邮箱见文后。 -鸿雪诗词

朱超范
节近端午有怀
(已搁笔近月,作长考反思,裨益有焉。因诗债积欠,又若连发速藻。诸君谅之,无非为博一哂耳)
为启覃思在我求,诸多欠债未曾酬。
诗歪只得倾心写,腰直不堪低首讴。
柴米油盐随日月,兴观群怨证春秋。
此生只合吟中老,浩叹灵均抱石投。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一)西小江(1)
欲向山阴道上行,朝辞牛埭放舟轻。
苎萝霞蔚红峰出,临浦沙干青草平。
逸气一腔偕梦逸,清风两袖使钱清。
前瞻秦望鼓帆近,沿岸莺啼孰计程。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二)西小江(2)
桃花竹外问芳洲,江上烟波狎白鸥。
漕运曾经千里便,客程更许百槎浮。
临宵暂得随风静,入梦何堪免客愁。
古剡相通明日至,高吟莫使水空流。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三)镜 湖(1)
古镜谁磨旷代新,缘由惠问昔时人。
千秋观里寻狂客,利济碑前仰马臻。
紫气氛氲长带雨,青山重叠始回春。
凌波已见无穷碧,一掬清淳可洗尘。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四)镜 湖(2)
环峰晻霭漫烟莎,碧水无风自启波。
渚畔渔人收晚钓,湖中棹女采新荷。
清心不觉春光少,悦目更知芳意多。
霞带斜阳妆柳岸,犹听吟唱笛声和。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五)兰亭(1)
湍濑清风别有神,山光竹影紫泥新。
流觞水曲澄波远,雅集情长翰墨伸。
褉事肇修书法梦,幽怀尽忆宦游人。
休言一纸斯文帖,笔下兰亭永驻春。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六)兰亭(2)
欲付清思寄薛萝,兰亭车盖满山阿。
遥通曲水连银汉,近漾瑶池荡白鹅。
雅逸皆趋东浙遍,衣冠莫说会稽多。
长留魏晋风流在,可向昭陵啸与歌。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七)若耶溪(1)
樵岘麻谭翠带长,耶溪水碧绕山流。
初闻莺语晴光至,犹落繁花春色收。
泛泛灵槎开晓谷,萋萋新草漫芳洲。
清歌且乐丰年景,夜听芦笳有酒不?
浙东唐诗之路源头渔浦展望
(七十八)若耶溪(2)
清溪万象豁胸襟,欸乃始闻方外音。
杜若风轻青鲤泛,桃花色重白鸥沉。
携来明月依波浪,驶去浮云知浅深。
欲采新荷与人语,船头可伴柳莺吟。
端午长歌
节临端午水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
锣鼓惊天涨楚沤,年年竞渡有龙舟。
红男绿女满江头,𡌂涌波涛水势遒。
惊骇草丛飞白鸥,犹留倩女弹箜篌。
复闻清唱奏珠喉,亦见骚人上酒楼。
雪月风花难解忧,桑田沧海写春秋。
钓台西望着羊裘,南渡衣冠拜冕旒。
经历风云始肇修,会将雅正紫金镠。
莫教楚汉划鸿沟,可使传科天运周。
已自吴山驶紫骝,无须函谷策青牛。
始从谢客济孤艛,山水诗魂渔浦留。
坛坫增光耀古陬,版图添色焕新猷。
此生诗债最难酬,杯酒长消岁月愁。
拙作言论争自由,登山涉水问清幽。
偏隅未雨亦绸缪,遍向尘寰作运筹。
有愿非求万户侯,但期四海作环游。
观鱼戏蝶访庄周,援笔题诗说汉刘。
欲把四声变古讴,盼将八咏入心攸。
南驰北往尽传邮,西去东来不得休。
渭水依然钓饵投,廉颇老矣且何尤。
楼登北固拍吴钩,归去来兮谁与俦。
明月清风似旧不?高山流水盼清脩。
值端阳佳节兮乃酒渗雄黄琥珀浮,
诚祀祭灵均兮奉香囊角黍报神庥。
遥望汨罗之畔兮吟唱离骚而绵力相赒。
奋驰三户之勇兮求索修远而振兴神州。

作者简介
朱超范,号於越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杭州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野草诗社副理事长,鸿雪诗词顾问,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自幼酷爱诗词,吟读不辍,近年来,相续著述《凤岭吟笺》、《湘湖行吟》、《湘湖风韵五百咏》、《西湖拾韵五百咏》、《钱塘龙韵五百咏》、《浙东唐诗之路渔浦五百咏》、《砥砺吟行》、《於越散人吟草》、《秋声吟稿》、《四时吟稿》诗词十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中国》、《诗国》等刊物及各大网络平台。

总编 徐吉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