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律•端午寄怀
文/尹世光
不饮雄黄不赛舟,采来新艾系床头。
儿时吞咽红粱米,梦里翩飞白鹭洲。
偶有清欢追母爱,每逢节庆伴乡愁。
粽香难解今宵绪,又见娥眉挂角楼。
2
悼屈子
文/赵映晖
大夫江影衔明月,楚水依然楚客幽。
常叹汨罗多故事,谁伤花鬓少春秋。
心如蒲苇何须解,浪遏云烟不待流。
天问三闾归去未?缠符许是锁重愁。
3
七律•端午之斜晚
文/王爱武
天问离骚又九歌,招魂自我一汨罗。
黄钟悃悃姑为瓦,嘉树修修且作轲。
足濯清芬难握芷,心蒙黑暗妄披蓑。
郢都已破余三户,秦国端阳照楚波。
4
端午祭屈子
文/且行且珍惜
艾草香茵泪语凄,落天残照美人思。
愁中闲客谁家梦,汉北江南放逐时。
壮志相酬生死许,汨罗独往断魂随。
楚心昭日鹃啼血,道问君王知未知。
5
端午节寄怀
赵映晖
多追艾草觅端阳,千古波心万古殤。
怀楚离骚犹绝唱,避秦天问慨文章。
汨罗蹈足驰魂去,世道行吟伴水长。
特立峨冠招契阔,撑篙回梦下潇湘。
6
端午悼屈原
大漠清风客
楚王昏聩举国忧,百姓饥寒末日愁。
直谏招来君震怒,呕心难免自蒙羞。
一生求索形消瘦,半世流离志未酬。
不与奸人同进退,愿随汨水逝中流。
7
七律•端午
文/语筝
不饮雄黄不赛舟,如今谁解屈原愁。
新冠肆虐才迷目,宿敌侵凌又涩喉。
国运丛林频涉险,民谟惠政几销忧。
苍生多难期能止,《天问》《离骚》置阁楼。
8
七律(中华新韵)一—屈原祭
常胜
屈子沉江为楚愁,爱国情愫耀千秋。
离骚似剑刺贪虐,天问如雷遏水流。
举目东鲲浊浪盛,凝神香岛逆魔游。
中华崛起凌云志,不教胡骑踏九州。
注:东鲲香岛九州为台湾、香港、中国別称。
9
端午节诗词组辑
◎董文海
(一)端午风物四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端阳
————题记
①柳 条
(十 一 真)
留柳谐音奉节珍,柔枝嫩叶念灵均。
诤官自古人皆爱,万户千楣系楚臣。
②蒲 草
(十一真)
箭体柔心立水滨,端阳专待踏青人。
虽然不是驱寒物,却使百邪难近身。
③艾 蒿
(十二文)
淡雅幽香素洁薰,医人灸法伴针焚。
清高频在楚辞现,地气接来专灭蚊。
注:屈原赋中,多次歌颂比附自身人格的香草,就包括艾蒿。它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燃料,称作‘’艾灸‘’。农村多用艾蒿编成草绳,点燃驱蚊,如同‘’蚊香‘’,效果极好。
④马 莲
(一 东)
茂繁生长万千丛,花似蓝田叶似弓。
为救诗魂缠角黍,赴江蹈镬慰精忠。
(二)端午节四律
①次韵香港林峰会长端午节怀屈原
(下 八 庚)
庙堂亲屑小,泽野贬精英。
楚鼎随风坠,吟舟逐水横。
空怀经纬志,怎见虎狼平。
洁体酬端午,江涛化哭声。
②端午节悼屈原
(下 一 先)
粽米流香竞比船,神州诗祖悼千年。
举能倡法兴廉政,合纵联齐抗霸权。
破郢一腔亡国恨,离骚满腹虑朝煎。
寸丹最重身唯舍,魂守汨罗扬碧渊。
③端午粽子
(下 七 阳)
端阳佳节共品尝,千古名餐寓翰章。
曾救灵均难阻噬,终归角黍永留香。
潇湘已出罗江水,闾里重投瓦釜汤。
食客可知芦叶内,层层粒粒寄诗殇?
④端午节民俗漫咏
(下 五 歌)
端午民风属最多,清晨山野客如梭。
人人釆柳还寻艾,户户悬葫复绣荷。
五彩丝镯消百病,鲜红纸剪镇千魔。
屈原史话缠香粽,又有蛇仙伴酒歌。
[背景简介]
端午节是仲夏倍受隆崇的大节。民间风俗也最丰富。这天为纪念屈原,划龙舟、吃粽子,讲《白蛇传》故事,清晨野游、折柳釆艾,挂葫芦、绣荷包……自不必说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还在这天专把五彩丝线结成的线镯,系在儿女们的手腕上,一般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时,摘下来丢在雨水里,据说可化为表彰龙功的彩虹;另外,家家的大门,还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小剪子,相传是用来剪“五毒”邪气,佑护安康的。这些风俗,如今早已失传了。特于诗中一记。
(三)端午节四词
(词林韵)
①青玉案·仲夏端午,缅怀诗宗
(贺铸体/七部)
端阳盛节千秋远。屈平祭,离骚叹。百舸竞游文擘喚。楚歌未死,辞魂长现。永结榴花灿。
诗家风骨难涂炭。去国忧乡咏江畔。为守寸丹头勇断。万声杜宇,滿川蒲箭,遍洒灵均怨。
②浪淘沙令·端节念屈原
(李煜体/三部)
诗国耀宗师,端午擎旗。离骚天问启良知。三楚文华疏百地,赋梦牵题。
千古论公私。社稷凭谁?汨罗江上判妍媸。岁岁哲心呼泽畔,释尽悬疑。
③清平乐·诗火端午
(李白体/十仄,转十二平)
夏逢端节,诗火冲天热。慢道骄阳堪熔铁,难比诗宗辞烈。
泽畔笔挽龙舟,汨罗吟尽湘愁。宇宙灵均呐喊,丹心辉映红榴。
注:灵均屈原的号。
④ 戚氏· 庚子端午祭诗宗
(苏轼体/二部)
度端阳,神州千里蕴诗芳。艾草榴花,色香唯向屈平扬。吟吭,梦难偿。罗江波滚浣诗殇。龙舟角黍凭托,总朝诗祖寄徬徨。天问无解,离骚有恨。炼成天地宏章。祭坛平仄筑,雄逐云梦,华比霞光。
虽谪泽畔凄凉,诗火灼灼,咏诵更争强。怀三楚,缧湘圣笔,翰墨金刚。道难彰,丽句织作霓裳,以证苦旅沧桑。百掏赤胆,一跃清渊,凝作穿石宫商。
鄂楚春殇韵,力弹大吕,气韵堂皇。世宇瘟凶正炽,独中华首煞小虫狂。天庭屈子放眸量,楚原复绿,风雅重嘹亮。笑慰心、同把端阳唱。励诗情、长启寒窗。仗剑蒲、怒指西狼。挽罗江、奋刷敌雌黄。复兴之路,诗添羽翼,屈子同翔。
10
端午节咏屈原组诗词
王爱武
一、七律(6首)
1)七律·吟屈原
合纵连横屈子哦,何辜载怨一汨罗。
年年端午雄黄酒,岁岁龙舟娱乐歌。
自古民心同纣灭,从无佞道共尧跎。
轮回报应多秦楚,不废丹青冷逝波。
2)七律·咏屈原橘颂
深固休迁橘楚南,素容绿叶入香岚。
层枝利刺心圆果,修态姱名德慎庵。
幼志嗟尔终拒悔,懿行壮也抱江甘。
年年岁岁民族颂,朗朗乾坤仰树参!
3)七律·端午祭屈原
节逢端午又多言,千古名垂论屈原。
不堪汨罗空浩浩,谁学忠义尽丹丹。
兰枝沐浴菖花酒,艾草熏蒸粽子团。
竞渡龙舟惊旧梦,郢都泣挂引魂幡。
4)七律·南后、郑袖之憎
连横合纵世人知,谁误怀王入浊池。
巧语花言秦相笑,伤心欲绝楚臣悲。
珠玑犀象无他求,南后郑妃被美维。
戏剧峰回终落幕,身边祸水灭社基。
5)七律·怀古
屈原宿怨入端阳,百姓孤怀只粽香。
碎卵覆巢天不问,破门倾国地难良。
一编艾草寻高挂,两瓮雄黄怕旧章。
秦楚皆随风雨去,九州处处月同乡。
6)七律·端午疑
总把精忠报一君,千年不见圣主群。
贤良斥退江湖寇,奸佞亲偎社稷勋。
德守无私屈子没,襟开坦荡岳飞焚。
操持热血为谁洒,虎豹饕餮蠹蚁欣。
二、七绝(9首)
1)七绝·爱国诗人之端
纵身一跃楚江悲,从此诗情万古眉。
不已皆因家国恨,丹心史册几追随。
2)七绝·殇九歌
心怀菖蒲念前贤,怕到江边愧水旋。
瘦却蛙声谁哭雨,千年浸润九歌篇。
3)七绝·问渔夫
清浊摇摆水滔滔,怎可渔夫忘离骚。
国破风寒巢不在,乌鸦岸上悼浮毛。
4)七绝·龙舟叹
时逢初夏总吟哦,竞渡龙舟一水梭。
几尾香粽寻大义,游鱼在海问逝波。
5)七绝·悼楚怀王
怀王客死梓棺回,楚地怜之叶已摧。
流放屈原谁救国,连横落雨葬熊槐。
6)七绝·罪张仪
只为功名弃义仁,谗言贿赂共奸巾。
千年不朽屈原恨,应跪汨罗铸佞人。
7)七绝·离骚祭
招魂端午锁悲风,怀沙万里拜碧空。
离骚诵罢聊为祭,哀郢橘头处处忠。
8)端午诗怀
龙舟竞渡又惊鱼,端午歌吟皆晏如。
不念离骚秦破楚,仍当娱乐一年除。
9)七绝·端阳思
年年都是旧汨罗,爱国冠名为唱歌。
竞发龙舟拼奋勇,几曾俊拔揽山河?
三、五绝(2首)
1)端午诗怀(二)
万谷尊东岳,千江怒汨罗。
登高知雾厚,抵岸口难歌。
2)端午诗怀(三)
箬叶怀心米,雄黄入意杯。
江湖谁可饮?端午众人陪。
四、曲(1首)
中吕·齐天乐带红杉儿·端午畅想
生来有志何如?
只把江山顾。
(念)三闾,
庙远犹吟,
九篇章、郢在心途。
(今)怀沙,
碧海苍梧,
祈病疫应无,
防控成城,
决胜同车。
(凭)鹤汀橘洲,
(化)夏风秋雨。
精神缔造鸿图。
多少诗人谱,
持续豪情诉。
岳阳湖,
贺兰书。
投笔从戎赋。
问沉浮,
挺头颅,
个个中流竞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