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父亲的往事】
文/孙建功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是91高龄,这在古代被称之为”鲐背之年”, 谓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纹,为高寿之征。父亲思维清晰,大事不糊涂,小事更明白,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中央新闻。从我开始记亊就知道父亲除了上班工作之外,从不管家里的油盐柴米生活唢事。父亲自从离休之后,他经常给我们讲述那些遥远的往事。
我的父亲叫孙运福,1944年在家乡参加革命,给高密县十六区抗日区长李善政当通讯员。1948年父亲所在的地方武装升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后,先后在第三野战军高密指挥部卫生所当护理员、卫生员、班长、助理军医。
1949年经卫生所所长向忠、司药郑立德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父亲被组织上派到济南白马山卫生学校学习一年,1951年任97师炮兵团、山东军区警卫团卫生干事。不久,父亲又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野战预备医院 工作,在山东莱阳河山接收从朝鲜战场上撤下来的26军伤病员。

当时,大批的26军伤病员都是严重冻伤,很多人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有的伤病员因为截肢变得性格暴躁,不肯配合治疗,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不怕苦,不怕脏,对伤病员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受到医院领导和伤病员一致赞扬,先后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两次。
1953年部队抽调了八名25岁以下、中共党员、排级以上干部到山东军区速成中学学习一年半,父亲是其中之一,这批干部原计划毕业后保送到西安军医学院深造。
后来,因为情况发生变化,根据党中央的号召部队抽调部分优秀干部支援鲁北地区经济建设。1954年,父亲和他的一批战友奉命到德州第四干校学习半年,1955年转业到临邑县工作。因为父亲是一名年轻的军医,组织上派父亲去曹寨五区卫生所任所长。

1956年,临邑宿安乡熊家发生一起震惊全县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三百多人中毒。父亲赶赴现场参加抢救连续工作七天,因劳累过度休克在现场。1963年父亲调任临邑县防疫站任业务站长,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
1965年春未夏初,临邑马颊河上游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霍乱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紧急统一部署,对外统称”零二号病” 。卫生部及天津卫生防疫部门派人来调查组,山东省卫生厅副厅李萍,王处长,省防疫候站长,德州地区卫生局主要领导亲临现场督察,临邑县委抽调刘重庆.吴尚.我父亲孙运福等精干党政业务干部组成医疗防疫工作指挥部,指挥部设德平医院。

中央给马颊河沿岸各县统一配置交通摩托车,我父亲骑着摩托车沿岸四处奔波指挥调度,又从全县各个乡镇卫生院抽调十七名防医人员驻各村负责,每个村支书为责任负责人,三天开一次调度会,每天一次取样送检,严防死守,不留漏洞。
对沿岸十七个村实行”六統一,四改造”的严格管理措施,历时半年,最终扑灭疫情。为此,山东省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全省表彰大会,我父亲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临邑县为此获得了“山东省红旗先进县” 。
1973年山东省卫生厅为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号召,计划向临邑派遣省医疗工作队,为贫困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因为临邑缺电、缺资金、缺精干医疗干部,山东省卫生厅一直迟疑不决,李平副厅长三次来临邑考察,最终卫生厅产生重新选择别的县市做试点的想法。

临邑县委得知详情后抽调父亲任医疗队工作队长,才获得山东省卫生厅认可,父亲与省医疗队工作人员在理合乡同吃同住,废寝忘食,日夜操劳,半年之后,父亲因操劳过度不幸患胃穿孔休克,幸亏抢救及时才脱险。1974年父亲在护送省医校实习生回济南时,在济南发生翻车事故,父亲颈椎受伤骨折。当时,父亲并不知道自己颈椎骨折,他强忍着伤痛坚持工作。从此,父亲在工作中经常发生呕吐休克现象,当时,因医疗技术落后一直未查出原因。
2012年父亲再一次晕倒休克住院治疗,在临邑县人民医院做磁共振才发现是颈椎陈旧性粉碎骨折,父亲才恍然大悟。父亲转业到临邑勤勤恳恳工作五十余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离休以后,他经常面对泛黄的老照片沉思,回忆那遥远的过去,教育我们永远要牢记那些艰苦岁月的往事。

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颁发纪念章,而我的父亲却没有领到那一枚纪念章,尽管他的军官转业证上淸楚地写着是1944年入伍,他在1944年给抗日区长李善政当通讯员的那一段历史没载入档案,需要李善政给他出示证明才行,但是,李善政区长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光辉牺牲了,这件事成为我九旬老父亲多年的一件憾事。
今借父亲节之际撰写此文,以安慰父亲心中的那一丝憾事。并以此文献给为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的所有老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