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青城诗社]战疫情组诗(56)文/乔兴振
[青城诗社]战疫情组诗(56)文/乔兴振
精华热点

战疫情组诗(56)
写在逆行者脸上的伤痕和记忆
历史将记住你的脸——戴口罩
乔兴振
当我们还没来得急转身
历史这辆车就呼啸远去
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和滚滚的尘烟
让我们在做深呼息时
感觉有点痛
抚慰伤者 扶愈伤痕
这是我们最需要懂得和知道的
我们不敢懈怠 用最快的速度
去弥补生命中那段缺失和遗憾
用思维的吊车
用思索的缆绳
包装打捆,囊入历史前进的那辆重车
努力去找伤痕发炎的病源体和最痛处
历史不需要别的及别的做作和花样
也不需要妆饰和妆饰美
它最需要的是真实和过程
是事件当事人对历史的最真实的报告和态度
求真求是的科学观和历史观
这也是我们在疫情问题上坚持的方法论
努力垂下思索的笔
写诗也要真实客观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时期
中国人戴口罩的那张脸
那张脸带有很多特征
是纪录一个时期中国人最坚韧的拼博精神
是灾难时期最美丽的壮举
尤其是在雪花飘飞的曰子里
尤其是在樱花飘香的春光里
尤其是武汉和比武汉还大的北京,上海等
当然也少不了都市以外的山区和平原村落
强调重点落实戴口罩
戴口罩是天下大事
戴口罩已跃入囯家平台 国家层面
也平添了大家生活中一种最美好的秩序
保持一米的距离
一切进出戴口罩
戴口罩从生活习惯 卫生需要
一步迈上安全,法制的层面
甚至是生死的要求上
口罩一度很紧张
求口罩,买口罩;送口罩,索取口罩
口罩成为礼物传递着生命之美
进小区戴口罩
进商场超市戴口罩
坐公交地铁高铁乘机要戴口罩
老人拄着拐杖戴口罩
娃儿们依在大人怀里戴口罩
医生护士和疫情前线的志愿者戴口罩
她们是在重症监护室里
为治愈每一位患者忘我地加班加点
汗水不能擦
衣襟浸透汗
憋住心气
人体姿势几乎成了框架
不能动 不能挪
压痕勒印 红肿伤痛
他们戴口罩的脸见证着责任
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最美的物证
美从口罩的表层涌到心里喽
他们将道德的标准放到巅峰之尖
升华为一种社会力量
是逆行者心里的旗帜
戴上口罩尊重自已 保护他人 奉献社会
很多人问:
以后还戴口罩吗?
以后还会有新冠疫病毒吗?
这个问题答案很难
要看我们自已做的怎样
末来每一个人都是答案
也有许多不可知的非正常因素
那现实应该怎么办?
直面现实 做好自已 科学应对
把问题看得客观平实一点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不能让未来毁在我们自已手里
我们心里想得还是光明灿烂的明天
新冠病毒 你是怎么来的
将留下很多思考
你的打扰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我们的家园和我们的生命
将更坚硬,韧性更强
我们将对人的健康
作为头等大事
列入未来社会重中之重目标
我们将对生命的关系
以及健康和活法
重新排版编序梳理
这次疫情我们失去了很多很多同胞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个痛一直在我们的心里
写到这里
我还有什么可说旳
也许有些深处的东西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农历亥子冬春交节的时刻
在雪地里我们就戴上了口罩
並且逆行在大江南北,秦岭东西 山川和平原之间
以轰轰烈烈的形势争战武汉,
跟全国的疫情作殊死斗争
我们已取得了战疫情阶段性成景
今后的路可能还长
我们也必须记住历史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当下疫情还会反弹
从心里追问
为什么辛辛苦苦创造的幸福
还未来得及享受就毁了
我们在追求富裕时
如果生活方式错了
甚至健康的人品缺失了
以及人的身体跟命没啦
跟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出了毛病
那么 我们千方百计搞建设 搞繁荣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类要多一点考虑
找准自已生存生活的坐标
多一点忧患感
做生命论题的最好答案和践行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