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律·馆主其人
文/梅雪馆主
.
身是古稀身,神犹精气神。
山前云作伴,林下鹿为邻。
对弈呼樵叟,寻幽问路人。
举杯求一醉,醉里忘昏晨。
.

水调歌头·忆钱塘潮
文/梅雪馆主
.
大潮起东海,逆浪失杭州。水墙高竖,激水扬沫吐高丘。浩浩钱王御驾,汇集古今民怨,秩序一时休。波撼盐官镇,声震岳阳楼。
忆当年,课复旦,値中秋。师兄师弟,灵隐寺里沐灵眸。目里钱塘盛况,胸内狂潮激荡,挥笔泄清遒。白发生回顾,一顾一深幽。
.
七律·步韵和李商隐《锦瑟》
文/梅雪馆主
.
思绪犹如箭脱弦,
瞬间跨越数千年。
秦皇掠地腾神骏,
特色弥天泣杜鹃。
.
霜令山河飘落叶,
钱教道德化飞烟。
毛公盛世成追忆,
遥望延安徒慨然。
.

五绝·夏至有感
文/梅雪馆主
阳极一阴行,一阳阴极生。
阴阳换虚实,万物见枯荣。
.
梦见父亲
文/梅雪馆主
.
中午午休,梦到了过世三十四年的父亲。父亲依然是三十四年前的模样: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三绺银须,飘然胸前。嗓门依然是那样大,可谓声如洪钟。梦中的父亲正谈笑风生,给一病人针灸,见到我竟像没见到一般。正想给父亲打招呼,突被惊醒。醒后,思绪万千,竟产生了给父亲写点东西的冲动。
先父周公讳鸣山,字兴岐。取凤鸣岐山而兴周之意。生于清末丙午年寅月十七,卒于癸丑年亥月初二,享年六十有八。先父生于寒门,长于乱世,卒于文革,一生艰辛,与富贵无缘。父幼入私塾,粗通文墨,行侠仗义,名噪乡里。弱冠之年即出任镇商务会长,旋即应当时社会名流张伯英(音)之邀请,出任观音堂煤矿护矿队队长。后避乱世,归隐务农。先父生性豪放,轻财重义。遇乡里断炊或他乡遇难者,宁暗中借贷(不让被接济者知情,借口有事,而外出借钱)亦慷慨接济(多亏先父早早散尽家产,否则解放后,我家定然不会成为贫农)。
一华山道长病滞吾乡,父接家奉养。感父恩,道长于病榻之上,积平生所学,工笔小楷手抄医书百余页,线装成册秘传先父(该书在父亲弥留之际被一远房堂叔借而不还)。尔后,父精研歧黄,悬壶济世,尤以外科见长。凡痈疽瘰疬,腰腿风疼,无不手到病除。
先父行医数十年,贫穷者,不仅分文不取,遇饭时,必留共餐;凡求诸先父之富裕者,多投先父之所好,带薄酒一两瓶馈赠先父,每遇此,父必爽快笑纳。余记事起,时见家中脓血斑斑,中、晚饭亦多有病人就餐。夜半叩门求诊者,更屡见不鲜。致使家无宁日,衣食堪虑。余姐弟七人无继承先父衣钵者,盖源于此也。可叹先父百试不爽之济世良方、奇异之炮制方法及神奇之针灸术,竟随父之仙逝而长埋地下矣。每念及此,五内俱焚,岂不悲哉、痛哉、亦复悔哉!
先父除济世救人、乐施与、喜豪饮、酷爱花鸟鱼虫外,对于古典文学几于痴迷。闲暇时,手不释卷。每冬日,七八老者常聚余后院向阳处,席地半卧听先父边读边讲品聊斋;遇凄风雨雪,则相聚牛屋话三国。余与古典之缘,盖发轫于先父也。
丁亥年戊申月乙酉日深夜 于梅雪馆 2007/8/10

长按二维码关注 衡湖诗苑 衡水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