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恋 (小小说)
文/贺书棋
封面人物/柳诗音
金华镇副镇长的女儿毕静雅,以高分考上新城一中。母亲不放心,就去与镇委副书记的儿子姚建华商量,让他带静雅坐火车上学。毕静雅才随父母调来不久,两个年轻人没有什么交往,碍于家长的情面,姚建华也答应了。
姚建华暑假以后在新城三中读高二,今年18岁,身高1.86米,是学校篮球队主力队员,长得又英俊帅气,学习成绩也很好,受到很多女粉丝的追捧。
毕静雅是个容貌出众、性格文静的姑娘,很少与男生交往。父母让她与姚建华一起去上学,她很勉强地同意了。
上学时,毕静雅带着被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大包小包好几个,由父母帮着送上火车。到了新城车站,从下火车到上公交车,都是姚建华帮着给她拿东西,还把她送到一中才去三中。

一个学期以来,两人并没有联系,可是,放寒假的时候,不知怎么那么巧,两个人在火车站上碰到一起,又是姚建华帮着毕静雅拿行李上车。姚建华想:是巧合啊还是缘分,怎么又遇上她?就多看了毕静雅几眼,只见她大大的眼、弯弯的眉儿、高鼻梁、小小的嘴儿,鸭蛋脸儿上一边一个大酒窝,不笑不说话,越笑越好看,不由产生了爱慕之心。
毕静雅很感激姚建华的帮助,想找机会谢谢他。事也凑巧,老家寄来一筐橘子,母亲让静雅拿一部分给姚家送去表示感谢。姚建华的母亲见毕静雅长得俊秀也有了好感,静雅回家时让儿子去送。在分手时建华送给静雅一本《中国青年》让她回家看!
静雅发现书里边有一纸条,写着:“如果有时间,明天下午三点在人民公园北门牡丹园见。”静雅的心怦怦直跳,脸发烧,浑身麻酥酥的像喷凉水……因为,她对建华不但有感激之情,而且对这位身材高大、体格魁梧、面容英俊、善解人意的男生还是很喜欢的,便欣然赴约。

两人见面以后在湖滨小路散步,相互问了对方学校的情况以后,就谈学习,谈理想。突然,姚建华单刀直入地说:“我想与你交朋友,不知你是否愿意?”毕静雅虽然也想到会有这一天,不过没有想到来得这么早、这么快、这么突然,浑身软软的就靠在建华的身上。建华赶紧搂着她的腰,在一条连椅上坐下。轻声细语地问:“怎么啦?别吓我!不同意你说话!”静雅紧紧地依偎着他,心怦怦地跳着说不出一句话。建华也紧紧的抱着她低下头,嘴唇轻轻地触在静雅滚烫的嘴唇上,惊恐地说:“啊!你感冒了?赶快去医院!”他抱起静雅,静雅紧紧地搂着他,揉揉地说:“不用,我感到很幸福……”建华这才醒过神来,给了静雅一个深深的吻!
从此以后,两个人经常往来,也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人们都认为这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文采双馨的一对。真的,在假期间,两人几乎天天相见,开学以后周周约会。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建华约静雅在市郊一个酒店晚餐,向静雅提出开房间。静雅沉思片刻,慢慢地说:“我很喜欢你,很爱你!但是,我们还是高中的学生,如果让学校知道了,那是什么后果?”建华看着静雅没有说话。“就是不被人发现,到了那一步,能不影响学习吗?咱应该把爱变成促进学习的动力;只要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那才是真正的爱情……我发誓,永远爱你绝不变心!”建华虽然没能如愿,也很受启发,拉着静雅的手说:“是我不好,一时心血来潮,几乎犯下大错!我也发誓,海枯石烂不变心!”

他们仍然是周周相聚,虽然还不时有爱情火花碰撞、拉拉手、搂搂抱抱,而大部分时间不是交流学习心得,就是谈个人的美好理想,并约定:要有一个人考上博士以后再结婚。
一年以后,建华考上了英华大学;第二年静雅上了滨海大学。
这几年,建华的父亲一路顺风,从镇委书记、电业局局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在建华读大四的时候,晋升金昭县县委书记,全家也随之迁去;静雅的父亲调往县城当了农业局副局长。由于距离和级别的关系,两家就很少来往了。以后,建华考上英华大学博士,静雅留校当了助教,两个人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这一年,毕静雅随李教授去北京开学术研讨会,抽空约建华相会。姚建华领着一位摩登女士赴约,一见面,姚建华就向毕静雅介绍:“这是我的未婚妻胡美丽,我们同在杨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又对胡美丽说:“这位女士是我高中的同学,现在是滨海大学的教师。”静雅已有心理准备,因为这两年建华很少主动和她联系,静雅与他视频,他说母亲不同意他们来往,要尽量做母亲的工作……静雅没想到,建华这么快就有了未婚妻,还是同学,肯定是他变卦了。她虽然心里不好受,还是镇静地说:“祝你们幸福!因为来得急促没有准备礼物,请原谅!”寒暄了几句,静雅就托词离去了。

静雅明明知道他俩的关系已无法挽回,却久久不能忘怀那段甜蜜、幸福的初恋。因此,几年来有十几位英俊、有志青年与她谈恋爱,都因为她阴郁寡言而分手。直到她升为副教授,才在李教授的劝解、撮合下,与大她5岁、丧妻的刘教授结了婚。
结婚以后,刘教授非常疼爱静雅,然而,初恋那美好的回忆,依然不时涌上她的心头……
贺书棋 山东禹城实验小学家属院



财富热线:15888573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