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45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洪水探路
(45)

1963年8月上旬,山西、河北境内突降特大暴雨,据说“八百里太行山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瀑雨现象”,这些雨水从四面八方最终汇入海河,导致海河流域瞬时泛滥成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防汛指挥部对海河流域因罕见暴雨引发洪水极为关注,立即动员当地军民奋力抗洪救灾。8月11日,国务院批复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呈送的“关于当前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处理的紧急请示”,提出并确立了“保卫天津市,保卫津浦铁路,尽量缩少灾害范围”的指导方针。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洪救灾的指示精神,中央军委决定从全国各大军区调集部队参与重点地区的抗洪抢险,以实现“牺牲局部、保全大局”的目的,重点保卫天津市及津浦铁路沿线的安全。
8月19日,坦克二师接到上级发来的参加天津抗洪的预令。这天下午,王杰与战友们正在学习讨论毛主席著作,突然吹响军号,王杰一听这不是作息号,也不是防空号,而是紧急集结号。全连战士们立即预感到将有重大任务发生,刚刚列队完毕,就听到刘德林连长大声训斥着:“同志们,这是紧急集合号!大家听到后,必须放下手头一切事务,立即集结!我看见还有几个人拖拖拉拉的,这要延误了军机!是受纪律处分的!”刘连长停顿了一下,然后缓和了语气切入正题,他继续说:“同志们,天津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中央军委已向全军发出命令,抽调部队支援灾区抗洪抢险!我部接到指示,奉命到天津市静海县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据说当地洪水泛滥非常严重,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人民军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请同志们作好出发准备!专列很快就到。”刘连长讲完后,现场沸腾起来,战士们纷纷表示在洪水面前,绝不后退一步,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会后王杰立即向党支部递交了抗洪决心书,全文如下: “当兵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而来,不管干什么工作,党指挥到哪里就冲到哪里,就是需要献上青春也没有任何怨言。”
8月25日王杰所在部队乘专列出发开赴天津灾区,工兵一连奉命来到天津市静海县陈官屯执行抗抢险任务。8月30日夜里工兵一连接到上级命令:津浦线19号涵洞告急,要求一连到附近一木料场抢运木材,然后堵住即将决口的涵洞。接到命令后,全连立即出发,分乘三辆汽车,沿着运河大堤向木料场驶去,当全连到达指定位置后,发现木料场早已被洪水围困,而放在低洼处的一堆堆木料也已被茫茫的洪水淹没,只隐隐约约地露出垛尖。大家站在岸边,望着滚滚而来的洪水,竟一时手足无措。
“木料场在哪里?”王杰大声问,“在那里!”带队的副连长高绍忠用手指了指前方,顺着副连长的手指方向看去,有一片黑影露出水面。高绍忠副连长看看眼前的洪水,又站在高处借着几只军用手电筒仔细观察一下木料场的地形,当即做出部署:“同志们,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是运出这里的木料然后挡住津浦线19号涵洞,木料垛在地势低洼处,现在已被洪水淹没。我们对木料场周围环境一点也不熟悉,全连不能一窝蜂地跳入水里,这样会造成无为的牺牲。我决定分工如下:一排二排组织会游泳的同志组成三十人突击队,带上绳索将木料捆绑后推上岸来!三排负责将上岸的木料迅速运抵19号涵洞,堵住洞口!突击队也不能全部跳入洪水之中,先由一人腰缠绳索探出一条安全道路,其它突击队员再沿着绳索摸前进!突击队队员现在报名!”,“我去!我去……”只见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报告副连长,我会游泳,我愿为突击队探路!”王杰未等副连长话落,就奔到高连长面前敬礼请愿!副连长看了看王杰,这是一名不怕牺牲但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的五好战士!副连长将王杰的手礼轻轻压下,“王杰同志,在滚滚洪水中你为突击队探路,这可是一次生命冒险,你要做好随时会被洪水卷走的准备!但是,将木料运出堵住涵洞,是上级交给我连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任务!堵住涵洞是为了避免天津人民更大的损失!王杰同志,只有探出一条安全道路突击队才能全体前进,才能避免更大牺牲。我是带队的副连长,我必须为全连官兵的生命负责。王杰同志,你这次探路任务很重,这水我们不知道有多深,也不知道水底下有没有坑坑洼洼,还是夜晚,仅凭几盏手筒灯也望不远!王杰同志,你要多加小心!全连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就全看你了!”然后大声命令道:“王杰同志,准备下水!其它突击队员尾随王杰前进!”副连长说完紧紧握住王杰的手,然后向王杰打了一个军敬。
这时韩义祥跑了上来,要求与王杰一同探路。韩义祥说,“王杰,我水性也很好,咱俩一起去!”这时,一股洪水冲上岸来,将战士们的半条腿都淹没了!“不!义祥同志,副连长已将探路任务交给我一人,你不要再去唔险!义祥,如果我在探路中牺牲了,你就顺着我探好的路线继续为战友们探路!”此时的语言已是苍白,韩义祥知道,在这滚滚洪水中,第一个探路者意味着什么?韩义祥紧紧拥抱着了一下这位朝夕相处了七年的同学加战友,有一种生死离别之感涌上心头!王杰也知道,他愿意第一个报名探路,他宁愿为了战友作出牺牲!韩义祥含着眼泪帮助王杰将绳索绑在腰上,王杰手拿一根竹杆,跳入洪水中,一步步向木料场试探前进,“全连手电筒,为王杰照明!”副连长大声命令到,十几只军用手电筒一齐射向远方,王杰在洪洪水泛出的光芒中仿佛蛟龙出海一般,王杰一步一步前进,战士们一截一截松着绳索,大家都替王杰捏着一把汗。风越刮越大,浪越来越高,王杰带着战友们迎着风浪,奋勇前进。突然一个猛浪劈头盖脸地打来,王杰抹了一把脸上的浊水,继续前进。突然王杰脚下踩空,全身落入水中,混浊的洪水直接钻进王杰的口腔鼻孔里,差点被洪水卷走,他拚命用竹杆撑稳身边,将头钻出水面,大声说:“同志们,快往左边走,这里有个深坑!”没走多远,他又掉入一个深坑里,接着又大喊:“同志们,往右边走,这里又有一个深坑!”跟在王杰后面的战友们,随着王杰的喊声,左拐右转,艰难地向木料场走前进,站在大堤上的战友们用一阵阵呼喊声鼓励着王杰和突击队的战士们!木料场的黑影越来越大了,突然王杰感觉大腿像刀割一样痛,他用手一摸,不料手也刺痛难忍,王杰立即告诉战友们:“停住!这里有铁丝网!木料场被铁丝网围住了,我们需要找到木料场大门!”王杰不顾痛疼,顺着铁丝网摸到了木料场门口,王杰大声说:“找到木料场门口了!”然后王杰用力将木框门推开,带领战士们鱼贯而入,迅速游到木料垛前,王杰站在木垛顶部向战友们挥手示意着探路任务完成!
看到王杰发出探路成功的信号,副连长立即命令一排、二排迅速跟进,大家排成一列向木料场游去,到达后又用绳子铁丝等将木材捆绑上,大家推着捆扎的木排在风浪中向岸边游去,王杰借着木排的浮力,第一个将木料运到岸边。这时的王杰已经冻得浑身发麻,腿部被铁丝划裂的皮肉痛疼万分,上下牙齿还直打架,但他依然与大家共同在风浪中坚持着!经过一夜奋战,王杰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木料运出,并顺利堵住涵洞。当大家完成任务返回驻地时,战友们发现王杰的脸上身上早已被铁丝木刺划得伤痕累累!
1963年9月6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刘胡兰慷慨就义,想到的是革命秘密可以得到保全;向秀丽舍身赴火,想到的是国家的财产因此可以得救;黄继光堵住敌人的枪口,想到的是后面的部队可以前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后来的人,一定能把革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这一年,王杰再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再次荣立了三等功。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