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粽香高玉虎

从我儿时的记忆起娘是很注重传统节日的。
正是娘在这年复一年的各个传统节日的张罗中,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让我们全家人充满了温馨。
每年的端午节前娘和大娘、婶婶们一起是去村旁池塘或者清河边去采粽叶的。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娘就开始教姐姐们包粽子,而我此时就会当起了监工,说二姐包的不好看,说三姐包的包的太松露了馅,而每当姐姐们要收拾我时,我就俏皮地跑开了。
所有有关做饭的活儿都是娘和姐姐们去干的。
娘说过,女孩子要把饭做出花样来,将来才能找个好婆家。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娘就会打起油锅炸起油饼、油糕来。在过去那最困难的那个时代,娘心目中认为最重要的节日里,每次都会给孩子们每人做上点她认为那个节日应该做的东西的的。那时是买不到白糖红糖的,娘是包了蜂蜜做油糕的,因为爹是从14岁就跟开始我爷爷学养蜂的 ,一生没停过。
那时是十点左右吃上午饭的,全家八口人坐在一吃着在各自心中己分配好的端午节盛餐。此时爹会去盛一碟子蜂蜜来,由我们把自己的白莹如玉的粽子分成最小的块儿去蘸蜂蜜的,那每一次一小口的粽子都凉甜到心底。
而禁不住粽香的诱惑,我却是大口去吃的,而这时娘会用手指把我嘴角的米粒划进我口中,我把粽子中舍不得吃的甜枣,最后也是蘸满了蜂蜜来吃的。
那一蘸,蘸满了我儿时的回忆!

我娘是1993年夏季得了脑梗下不了炕的,医生说她最多还有五年时间。
第二年的端午节前一天我是在小镇上买了粽子回家的。而我娘说,我爹去清河采了粽叶已泡到水中后又去割艾蒿去了,并说既是我娘的手不灵便可以教他,但过节不能不吃粽子。

晚上,哥哥、嫂嫂都来了,而这一次母亲坐在轮椅上做起来监工指导着爹、哥哥和我包起了粽子,而嫂子是去了厨房生起了火去煮我带回来的粽子。爹笨拙的包着,这是我知道的他第一次包粽子。而此时,小侄子老说我包的不好,侄子用我卷好的粽叶筒装进去五个大红枣还要往里面塞把筒弄坏红枣一下全掉到了盛枣的小盆里,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米香和粽叶的清香传到屋子时,我们己经把粽子包好了,爹把他保存的洋槐花蜂蜜舀了一大碗端了出来。爹说我买的粽子不香,第二天一起吃自家包的。
那晚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聊到很晚。

第二年娘坐在轮椅上教会了我爱人包粽子,我娘不仅教会了女儿怎么样把饭做出花样来,同样将她的手艺教给了她的儿媳们。尽管我们家的大人们都学会了包粽子,我总觉得谁也没有我娘包的香甜。

我娘是一直告诉我们姊妹六个什么节日要该干什么的。我小时候记得,每年到七月七日,我娘就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的,还对姐姐们说,女孩子要学一双巧手,要做一手漂亮的针线活的。

2008年的3月,爱人说我娘不想吃饭。我回去后是专门让妻子用小盆子盛了一盆汤面条的,我硬撑着肚子在母亲面前一口气吃完。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娘笑了 并说,她也要吃几一口。而第二天昏迷后的娘就再次住进了医院。
我娘从开始坐轮椅的十五年后离开了我们。但每年到每个传统节日我就会想起了娘曾在那个节日为我们做过什么味道的。
我爹养了一辈子蜜蜂,就在他离开我们时还操心着他的十箱蜜蜂。尽管那时缺衣少食,但我每次回味起来都很甜蜜,因为我爹是位做了七十余年甜蜜事业的人。 在这艾叶飘香的季节,粽子的味道是在咀嚼2297年前的汨罗江中忧国忧民的屈原的味道,而我觉得这粽香味道还有娘的味道、父亲的味道、传承的味道、一种难以割舍的怀念与温馨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