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文/知秋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庄稼。
我父亲是个苦命人,我爷爷三十多岁的时候双目失明,不能下地劳动。我奶奶一个小脚女人拖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身为长子的父亲身上。父亲领着一大家子人过日子,包果园,务山庄。他舍小家顾大家,直到给我二爸、三爸结婚成了家,才分了家。
父亲没有挣钱的本事,只能凭力气做苦工,搬砖、背石头。三夏大忙天,父亲晚上伴着月光在地里割我们自家的麦子,白天出去当麦客挣钱。就靠这些养活一家人,给我们交学费。我妹妹上了西北大学,又考上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我弟弟也上了技校学了手艺。好日子是父亲用汗水垒成的,如今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离开农村,在外打拼。可是父亲,仍然默默地守望着他的黄土地。
我父亲脾气不好,不拘言笑,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父亲做事沉稳,他教会了我坚强。父亲如山,让我有所依靠,遇到什么大事情,我都会与父亲商量,每当听到电话中传来父亲那熟悉的声音,我的心就会变得坚定、坦然。

推开记忆的闸门,美好的时光瞬间绽放……
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甘肃我姑奶奶家长孙结婚,父亲带着我去走亲戚。要在宝鸡搭火车,那是我第一次进城。宝鸡的商店真大啊,柜台一个连着一个,一眼望不到头。竟然还有我能穿的小皮鞋!我隔着玻璃贪婪地看着,什么都想要。父亲给我买了一斤瓜籽,说等我吃完才能买别的。一斤瓜籽真多啊,我过年都没吃过这么多,我吃啊吃,到下火车都没吃完。下了火车要走几十里山路,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法通知人来接我们。父亲背着一个大蛇皮袋,里面装的辣椒之类的礼物。山路弯弯,我提着那用黄纸包成正方形,再用麻绳四面系好的瓜籽,摇摇晃晃地走着。过上一阵,父亲放下袋子,转过身来擦擦汗,老远叫我快跑。我问:“爹爹,还有多远?”“快了,前面那个房子就是。”我眼前一亮,高兴地向前跑去,可是到了房子跟前,父亲又说不是,“再往前面那个应该就是了。”我又向前跑去……
回来的时候,父亲果然没有失信,在宝鸡给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红色皮书包。我是我们全校第一个背皮书包的,我走在路上听到人说:“这么好的皮书包,恐怕只有干部家的孩子才背得起。”
我第一次去打工,父亲把我送到车站,说了一句:“出门在外,自己把握自己。”我经常想起父亲的叮咛,仔细琢磨这句话,到底该怎样把握自己?做事情讲究的是个尺度,把握自己就是把握为人处事的尺度。我常常以此鞭策自己,努力奋斗,力求进步,为父亲争气。

我订婚的前一天,父亲把我叫到他跟前,严肃地说:“韩家的这一门亲事,是你自己看好的。明天订了婚,你就要从一始终,不可反悔,不要叫人家给我头上抹屎。”我出嫁的那一天,脾气暴躁,平时大男子主义的父亲,竟然哭成了个泪人。
我生了孩子,家人来看我,父亲兴冲冲地从他口袋里掏出两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我妈说:“我说你坐月子不能吃苹果,你爹总要给你拿。”“我就是想让娃看一看咱家苹果好不好。”父亲红了脸,害羞地说。“今年咱家苹果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两个放房子我可以闻香气,等出了月子放面了我再吃。”父亲点点头,满意地笑了。那几年政策好了,村里家家户户种果树,日子有了盼头,父亲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日子就像流水般,一天天地过去。父亲老了,曾经伟岸的身躯日渐伛偻,满头的白发,抬头纹像一道道山梁堆满额头。因为年轻时出了大力,过度透支,如今父亲疾病缠身,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却也无能为力。为了治病,父亲烟也戒了,酒也戒了。我给他带的高档茶叶,他喝不习惯,就喜欢喝宝鸡产的“十万大山”。
父亲坚强,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的品质一直影响着我,使我多自律,常反省。在生活的浪潮中,我一直在勇敢地向前走,不断超越自己。想起父亲,我就想起那首诗,那首我第一次为父亲写的诗。

父亲
此刻,我不想说爱,
我的灵魂伴着你的血液在奔跑。
你蹒跚的身影冲淡了所有的抱怨和遗憾,
以及你壮年的倔强,老年的无奈。
我的泪渗进你的汗珠,
冲走所有的辛酸。
从童年到中年,
我一步步尝试走近你,
走近你孤独的心田,
理解,感恩……
作 者 简 介

知秋,扶风人。喜欢读书,爱好写作,作品曾发表于各大平台、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