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七绝四首•感悟蓼莪
瀛洲居士
时值父亲节,感慨良多!再读《诗经·小雅·蓼莪》,深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孔子曰:学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足见学诗对于传承孝道不无关系。
《蓼莪》是一首儿子悼念父母的诗。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当他服役归来,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痛心疾首,发出心底的呼唤和愧疚,表达了强烈的孝子之情。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依然是一项必须提倡的社会公德。因有七绝四首:
(一)
常阅诗经蒙美德,先秦文化若星河。
炎黄后裔多承孝,赡敬双亲比佛陀。

(二)
父母生儿畜育劳,殚精竭力苦功高。
床前尽孝知多少,谁不曾为跪乳羔。

(三)
双亲在世多承孝,莫待泉台枉哭啕。
效仿老莱常戏彩,曾参跪问母何劳。

(四)
古来忠孝少齐全,志士仁人国是肩。
天下芸生黎庶子,无须借故说因缘。

附《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2020/6/21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