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碑长青 44
文/三木秉凤(周凤森)
三不伸手
(44)

1963年3月的一天清晨,静静地工兵营突然响起紧急集合的哨声,一连全体官兵立即按照实战要求穿衣整装,打包背枪,然后鱼贯而出跑向集合场,只见王杰全副武装,跑在最前面!副连长高绍忠集合完毕后,挨个检查了战士装备,立即向连长和指导员汇报,并强调说王杰在紧急集合中背包打得最好。讲评时,刘连长当众表扬了王杰,但此时王杰的脸却刷地红了起来。散列后,王杰主动找到了排长赵书彦,非常惭愧地说:“排长,对不起,我做了一件丢人现眼的事!”赵书彦看着平时做事一丝不苟且谨小慎微的王杰,疑惑不解地问:“王杰,快说说做错了什么事?”王杰说:“排长,早晨紧急集合时我第一个到达集合场,连长表扬我背包打得最好,这是因为我提前预料到部队可能要进行紧急集合训练!”排长又问:“王杰,你怎么提前知道的?”王杰说:“紧急集合的头一天下午,我看到连长到各班检查战备物资情况,看看是否充足,根据以往经验,我就猜想到部队可能要搞紧急集合训练,我为了争个第一,早晨天快亮时,我就悄悄爬起来,把战备用品提前打入背包,并把水壶、枪支、挎包等装备放在一起,然后又悄悄躺回床上,紧急集合号令一响,我就立即全副武装并且第一个到达了现场,虽然受到了连长的表扬,但我内心惭愧不已…”王杰就这样原原本本地把情况讲给排长听,并说受到连长表扬比批评还难受,他请求排长狠狠地批评自己。赵排长听完后,严肃的面容又和蔼起来,他说“王杰同志,你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非常好,不择手段地争取第一,这是虚荣心作怪。我会跟连长说明情况,请求连长谅解你的,今后做事要老老实实,不能出现半点虚假,往后可要注意啊!”王杰立即给排长打个军礼,“排长,您放心!我以后会改正自己的所有缺点错误,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1963年4月5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弄虚作假,欺骗领导,这样得到的表扬是不光荣的。我们训练是为了打仗,为了练过硬本领,平时不注意训练,战时就拉不出去,就不能消灭敌人。今后,我一定正确对待荣誉问题,做一个无名英雄。”
1963年5月5,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四十一周年的团庆纪念日。这一天,王杰所在部队工兵营一连举行了隆重的团日纪念活动,工兵营一连的共青团员们包括与王杰同时入伍的赵书彦、韩义祥、魏文启、朱玉沛、范希新等都参加了这次团庆活动。一连团支部特地邀请冯安国指导员到场讲话,冯指导员与大家朝夕相处近二年了,他早已经成为战士们精神海洋中的定海神针,对于应邀讲话,冯指导员没有拒绝,他放下公务后就进入会议室,坐定后看了看大家接着激情地说:“团员同志们,今天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四十一周年团庆纪念日,我代表连支部对全体团员同志们表示衷心祝贺!祝全体团员同志,学习进步,事业有成,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团员同志们,1922年5月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走向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且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承担起了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四十一年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共青团一直发挥着它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共青团变成广泛的群众性青年抗日救国组织,曾先后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等青年抗日救国团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共青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方面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团员同志们,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与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志同道合的,是紧紧相连的,我热切希望同志们在条件具备时,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王杰知道,冯指导员也是从共青团走出来的,他对共青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定位一清二楚。王杰听着冯指导员的讲话,心中便产生了更高的政治目标,这就是要求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杰仔细回顾两年以来的连队表现,自己曾经两次立功,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和业务标兵!而且他还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想到这里,王杰决定向连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期待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王杰的入党申请书很快转到营党委,工兵营党委根据王杰的表现,决定将他列为发展对象,同时工兵营政委周循还派出一名政工干事去王杰老家金乡县华堌村调查王杰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几天后这名干部返来营部汇报说:“王杰的爷爷王俊亭解放前曾有二十几亩田地,1949年土改时王杰家被定为了中农成分。另外,王杰的伯父王廉堂1947年曾经当过国民党兵,但属于抓丁,不是自愿行为。”这些不太吉祥的信息反馈,让王杰的入党之事被搁置下来。王杰听说后,心中非常难过,他找到了同连战友也是自己的一中同学韩义祥诉说心肠,“义祥,我老家这二十亩田地,也不是我一家独有的,土改确定成分时,我爷爷奶奶、伯父、三叔与我家一共四家大大小小近二十口人住在一起,当时没有分家,二十亩地如果分到各户才分到五亩地,可是为什么明明是四家共有的二十亩田地却按照一家二十亩给我家划成了中农成分,这确实不合理!另外,我伯父王廉堂是被抓丁做了国民党兵,这我亲眼所见,但他一年后就偷偷跑了回来,这些事情全村人都知道!”自从参军没有开上坦克以来,王杰的思想第二次陷入了低谷。1963年8月8日,王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想来想去,怨起自己的成分来了。认为自己是中农,亲属也是中农,中农成分入不了党,再干也白搭。工作就产生了不愿意干,消极起来。”从日记中不难看出王杰的思想明显低落下来。思想决定行动,现实中王杰的工作积极性也似乎有些平淡起来。王杰的情绪变化让善于察言观色的战友冯明臣看到了,冯明臣向冯安国指导员作了汇报。冯明臣是连里的通讯员,与王杰同龄,两人私交很好,几乎无话不说,冯指导员就暗示冯明臣去找王杰谈谈心。一天夜里,大家学完毛著后,冯明臣拉着王杰就去了大操场,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冯明臣说:“王杰,你入党受挫的情况同志们都知道了。大家认为土改时期确定的家庭成分离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各个家庭变化很大!成分问题不能代表政治思想问题,是不应该作为入党依据的。冯指导员经常教导全连战士们说,我们是长在红旗下的革命战士,应当为祖国为人民树立更高目标而紧握钢枪,这也是我们当时入伍参军的意愿和要求。王杰,我们不能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摧毁了自己的革命意志!无论家庭情况如何不影响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与牺牲!”一席话,让王杰马上意识到自己思想出了问题,他立即借阅一本党章,一章一节地对照自己的思想,逐渐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随后,王杰又在日记中作出反思:“我仔细检查自己,发现思想改造较差,有单纯为入党而入党的想法,再和党员条件一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不是一般的成分问题,而是在很多主要方面,由于自己平时努力不够,离入党还有很大距离。”思想转变后的王杰对战友张玉甫说:“出身我不能选择,家庭我不能选择,但是我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可以选择!怎么干好革命工作,怎么做好份内工作,怎样去为人民更好地服务,我完全可以选择!”历经二次思想波折,此时的王杰在政治思想上已经成熟,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精神也就成为了他以后努力奋斗的人生格言。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第71集团军视察。视察期间他专门来到集团军某旅,看望了王杰同志生前所在的连队官兵,并与王杰班战士们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在谈到“三不伸手”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王杰“三不伸手”这面镜子。
“三不伸手”指的是什么?王杰在日记中早已写出,这就是“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历经二年军营生涯,这“三不伸手”精神已经成为王杰精神核心的高度凝练。中国历经了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苦摸索,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历经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我们正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共产党员不仅要迎接新征途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将面对更多诱惑与陷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诱惑面前我们每名党员要好好照照“三不伸手”这面镜子,更加坚定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深入学习王杰“三不伸手”的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知道,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道德高尚思想伟岸的英雄人物为时代军民提供着社会榜样与政治标尺,而王杰同志的“三不伸手”精神就是一把政治与社会标尺,它彰显出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纪律性,它既是合格党员的标尺,又是一面自我反省的镜子,每个党员都应该经常拿来照一照,看看自己能不能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民服务胸怀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气度,在群众面前展示出党员的更新形象。王杰同志“三不伸手”的精神既给党员做出了榜样,也为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员本色夯实了思想基础。王杰同志说:“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什么是痛苦?失去人民的信任和为人民工作的机会就是最大的痛苦。”这就是王杰的政治胸怀与革命意志!新时代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好好学习王杰“三不伸手”的精神,用权以廉,为政以德,与民以利,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崇高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