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父亲节里雨绵绵,泪湿衣襟常思牵。父亲节马上要到了,每当这时,父亲关爱儿女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有多少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女,经风雨,见世面,历尽艰辛,无私奉献自已的一生。作为儿女,应该讴歌赞颂父亲的业绩,让父亲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连云港诗社编委会
二0二0年六月十九日

本期作者名单(按投稿顺序)
曹艳玲、山野风、卢素兰、吴兆阳、梁同余、朱益标、张继和、张乾、王永华、贾建山、孙德力、马丙红、杭义才、查莲华、唐春林、葛庆军、张义凤、王敦仲、王晓云、陈秀香、李保才、陈大昌、丁加涛、刘清云、刘文亚、王敏、陈守帮、石友明、颜景泉、陈亚萍
特约评论员:邓国琴

七律.献给父亲节
作者.曹艳玲
父爱无疆榜样先,移山排海可擎天。
甘当羽翼遮风雨,总做蓬帆迎浪船。
少语寡言功德奉,粗茶素菜善心传。
家中大树常依靠,育女养儿担重肩。
卢素兰(黄梅)
父亲节思父
佳节忆慈亲,容颜梦里真。
书窗笑声朗,斗室诲言谆。
处世常怀玉,还乡乐助人。
一生情化雨,沾溉满园春。

忆父
吴兆阳(上海)
国破倭凶百姓纷,投笔从戎忾敌军。
城破金陵卅万弃,血拼昆隘五洲闻。
湖圩廿载如弹指,桑梓三旬胜拂云。
九秩浮槎含笑去,研修诸子毕生勤。
梁同余(连云港)
赞父亲节
父亲节里雨绵绵,泪湿衣襟总思牵。
半世浮名成幕幕,一生正气记年年。
家风常指前程路,生活自然重任肩。
似水柔情长望月,如山父爱大于天。

父亲节
张乾
院里田畴只影忙,虽无双翅亦如翔。
弯腰未压心中火,枯手难搔发上霜。
不向公门攀富贵,但祈子女得安康。
平生克己薄名利,静立楼头叹夕阳。
父亲节思怀(新韵)
王永华(愛华)
碧荷高雅伴蛙吟,朵朵鲜花献父亲。
意志弥坚如碣石,脊梁直挺永精神。
谆谆教子掏肝诲,苦苦操家背日辛。
靓脸风霜忽皱刻,无疆严爱化霞云。
父亲节怀父
朱益标(连云港)
父游仙境忘回头,儿在人间想念愁。
驱雾杀妖持利剑,散霾灭蒋带吴钩。
杏林春暖民为重,橘井泉香风送舟。
一辈勤廉谋事业,音容笑貌永存留。

父亲
贾建山(郑州)
父爱如山意最真,坚持劳动倍艰辛。
养儿付出头丝白,接幼回家两鬓银。
春夏秋冬耕沃野,东西南北睦乡邻。
全年拼搏无言累,生活康馨不在贫。
父亲节念父
孙德力
时光渐去数星辰,每向高穹问故人。
宛在音容常与伴,如来岁月或同新。
虚怀远霭游天下,平步青云忘己身。
我念椿庭殷切意,宗功祖训励声频。
父亲节感怀
康怀信(甘肃)
加三九秩历艰辛,苦雨凄风瘦父亲。
沟壑纵横如水蚀,青丝苍白似山贫。
善良淳朴教儿愿,贤孝忠诚处世真。
种地读书虽力匮,唯期为我讲红尘。

马丙红(连云港)
父亲节感怀*依韵步梁社长
父亲节至意绵绵,不见当年那片天。
儒雅亲和名远近,从容淡定步云渊。
居家过日能劳作,岗位为公必赴前。
大爱如山情可志,古稀驾鹤伴神仙。
杭义才(江苏大丰)
父辈年代(通韵)
父尊小取不言难,港汊湖泊只等闲。
江面往还迎勇浪,天涯南北渡时艰。
河旁夏宿气温暖,观战马塘心胆寒。
风岭恩择逢瑞雪,大丰落户变新颜。
张继和(连云港)
父亲节里颂父亲
思父椿萱进梦香,音容依旧在家乡。
苍苍笔底清风爽,历历心头热泪眶。
风雨归来时染白,艰辛付出鬓添霜。
今逢时节祭先父,漫步人生度夕阳。

怀念父亲
查莲华(湖北)
避风湾港舟停靠,四十年前塌屋梁。
后辈满堂惊落魄,儿孙一地哭忧觞。
井泉甜水父亲掘,米饭香餐稚子张。
我念清风乘鹤去,至今怀梦醉心肠。
父亲节忆父亲
唐春林
炯眼凝神似苦思,深藏奥秘有谁知?
三餐米面油盐觅,四季风霜雨雪驰。
造屋修房堪巧手,教儿育女若良医。
虽为俗世平凡汉,却是家中橄榄枝。

葛庆军(连云港)
父亲节有感
少壮风华守一方,堪称族里顶头梁。
常因天冷思生暖,又为粮荒愁断肠。
总盼脱贫民众乐,只求致富国家昌。
尔今八十春秋外,窃喜骈阗四世堂。
张义凤(山东)
父亲节忆父
为国从戎先遣队,枪林弹雨救苍生。
南征北战伤痕累,露宿风餐意志盈。
坦荡无私廉洁守,精诚有报大功成。
几经磨难恒心在,激浪扬帆四海横。
父亲节悼念父亲
颜景泉 (连云港)
常思尊父泪涟涟,阻隔阴阳难续弦。
处世随和凭睿智,持家俭朴靠恒坚。
生前历历慈祥貌,耳畔时时肺腑篇。
难怪薄装时聚短,人间大爱忆亲缘。

父亲赞歌
王敦仲
父爱深恩耀日华,奔波苦累闯天涯。
无声奉献怡情乐,有泪浇培幸福花。
多少辛酸吞肚内,诸般事务话桑麻。
不忘责任泰山重,忠孝延传礼义家。
父亲节思念父亲
王晓云(湖北)
一
六十年前父永离,频频梦里忆亲凄。
披星戴月勤耕作,育女养儿辛苦携。
困难还遭病缠体,抛妻别子肺心撕。
如今家旺人何在?怕听南山杜宇啼。
二
幼出寒门苦难深,终生勤俭惜光阴。
持家有道和邻里,处世无私厌恶淫。
锄雨犁云披月夜,蔽衣餐藿负租沉。
父亲教诲铭胸臆,不许轻狂动曲心。

父亲节忆父亲
陈秀香(苏州)
无边父爱大如山,美德传承节日颁。
舔犊情深留万载,就医恩重度难关。
摇思体貌舒眉放,回想严亲热泪潸。
榜样心中根扎实,悬壶济世暖人间。
缅怀父亲(新韵)
李保才
一
每临此际赋招魂,廿载先严入梦频。
难忘诲音春到夏,总寻瘦影晓连昏。
点香神往家山路,酹酒心知雨露恩。
背我求学长在忆,暖流汩汩贯于身。
二
遥望家山清泪流,此时泰岳也低头。
我悲廿载先严远,梦断一帘鹤影悠。
重担压身不曾卸,高怀如海未说愁。
穷追往事拳拳忆,难报慈恩愧且羞。

纪念父亲
陈大昌(南京)
洗尽沧桑人世路,父亲教诲终身步。
追思望月梦深情,泪水悲歌含日赋。
父亲节感怀
马丙红(连云港)
今忆父亲在世篇,氤氲笔墨把情宣。
如山大爱难相忘,示范吾儿美德传。
丁加涛(常州)
父亲
一
善良淳朴弄田人,依旧当年健朗身。
淡饭清茶津乐道,夕阳一缕笑红尘。
二
寸草春晖岁月中,如山父爱九洲同。
沧桑历尽千般苦,几亩香泥映彩虹。

父亲节忆父亲
刘清云
一
儿时盼父回家转,月上门前柳树梢
一阵铃声由远近,欢呼奔向那车包。
二
父驮小女到城郊,追扑流荧满地跑。
垄上秋风庄稼飒,返家月上柳枝梢。
三
少玩贪心四处跑,道经礼节与侬教。
父言爱在春风里,怎忘学前那布包。

父亲节里祭父亲
作者/刘文亚
泪水润松苍,天公动苦伤。
心铭桑梓美,梦恋父亲徨。
善道留千古,声名誉九岗。
云霞流异彩,地府乐安祥。
父亲节有吟
文/石友明(安徽安庆)
庚子忆椿庭,荒丘六十龄。
难闻蒲榻语,苦望夜空星。
影远无时见,恩长永世铭。
勤劳慈善德,澍雨润山青。

少年游 *父亲* 【晏殊体—词林七部】
作者:山野风
—三唱献给父亲节—
其一:
曾经风雪发青颜,你是一屏山。
苦途奉血,陋堂护燕、愁笑泪怀宽。
云遥水恶铺桥骨,你是九重天。
是非风德、雾开风去,千恨不留冤。
其二:
春来冬去夏秋翻,书尽说千年。
读你椿萌,不谙菊苦,心起海江澜。
淬火骨粒神未散,呼绿泰松巅
训晚似乎,唤晨如是,背影爱无边。
其三:
亮眸冷影铁成肩,你在柱苍间。
丈体担当,化仇扬善,儿女叩威缘。
忠厚赤诚传家远,父舵正儿船。
一泣三声,万情凝雨,来世绿霜天。

满庭芳:祭奠父亲
王敏(上海)
雨泪潸然,呜乎祭奠,长思父爱情真。每时回忆,音貌荡心魂。北战南征浴血,建社稷,硬骨军人。齐家好怜妻爱子,和善处邻亲。
甘甜留老小 ,苦酸自饮,正气盈身。忍误辱,额眉鬓霜纷。风雪人生可敬,高德品 ,榜样孩孙。儿骄傲, 遵循脚印,风范万年存。
玉楼春•忆父
陈守邦(连云港)
父亲壮岁西天住,常忆当年艰苦度。
种田撒网未曾闲,教字求医儿女顾。
今逢盛世家乡富,绿树红楼油亮路。
欲思鸿雁寄离情,泪湿巾衫难觅句。
浪淘沙令·父亲节思慈父
陈亚萍(湖北)
节日寄情长,岁月沧桑。思亲无处话端祥。别梦依稀怀懿范,泪滴千行。
往事忆犹长,义节流芳。平倭讨贼志如钢。报国匡时输赤胆,气宇轩昂。

诗人介绍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副主编,著有《刘庆霖作品选》(诗词卷、理论卷)等。
刘庆霖老师作品欣赏
赏析者/邓国琴
鹧鸪天·忆母亲做布鞋
刘庆霖
漫把层层旧布粘,裁帮纳底细缝连。真情可用线头系,大爱能从针眼穿。 温脚上,暖心间,助儿越岭又翻山。麻绳今变长长路,犹在母亲双手牵。
此篇的立意旨在怀念母亲。其表现手法非常细腻考究:
1、 以睹物思人为主题,以麻绳串联全篇;
2、把握典型事例中的典型人物;
3、平中变奇
4、讲究上下阕结句自然升华主题。
具体赏析有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睹物思人为主题,以麻绳串联全篇
睹物思人,就是作者看到特定的鞋展开好多联想,回忆起母亲给自己做鞋感人的情景。作者穿着母亲作的鞋子温暖无比,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鞋伴随作者走遍千山万水。
上下片都用一根麻钱贯穿全部,寓意母子情意深,紧紧相连。彼此牵挂,这里一语双关,寓意深刻,物中见情,情中有物,情物交融。
第二 选材普通却典型
如果说诗词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的话,那么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选材,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而服务。选材得作品也就成功了一半。再说人世间表现亲情事例应该很多很多,但是作者只写回忆母亲给孩儿作布鞋这个事例,虽然普通但人和事例却很典型,很具体,很有代表性,让读者读后从中感动亲情的温馨。选材真的很重要。
第三 老题材翻出新鲜味
母亲为儿子作鞋的题材,看起来熟悉,怎样才能让熟悉的题材产生"新鲜感"呢?这需要作家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请看作者是如何把熟悉题材转换有“新鲜感”的:
A、让语言有熟悉的陌生感。
让现成的大家熟悉的语言进形改良后,使之变得有新奇的陌生味道,令诗词更富于新意,更具吸引力,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如该词里佳句:“真情可用线头系,大爱能用针眼穿”。这样语言表达新颖独特,前不古人,后无来者,实在绝妙之极。
B,转换角度敢于创新
“麻绳今变长长路,犹在母亲双手牵。”奇妙的句子,使读者读后想象那长长麻绳,寓意亲情无限绵长,一头系着儿子,一头系着母亲,就是远在天涯也紧紧相互联系!这样将普通物象寓意以深刻含义,让读者读后产生全新认识和理解!实在独特新颖。
C、就是细节细腻描写。
袁枚说: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托展开张,终窘边幅”。所以写诗时候,要求通过对景物中的人物活动及对话等细节具体描写,可更好地表达人物思想情感和主题,使作品具有画面感。
“漫把层层旧布粘,裁帮纳底细缝连。”这句让我们想象在每个深更半夜里,慈祥的妈妈在颤抖油灯下,用那满是老茧双手,慢慢地把一层旧布摞一层旧布粘着粘着,究竟粘了多少层已经数不清楚了!然后裁帮剪底最后用千针万线去纳鞋鞋,那一针一线饱含几多深情也无法表达。多少个不眠之夜,熬红了妈妈双眼,只有星星月亮知道。
第四结尾升华主题
上片以议论结尾升华主题;下片以抒发情感结尾升华主题:“温脚上,暖心间,助儿越岭又翻山。麻绳今变长长路,犹在母亲双手牵。”语言表达出新出奇,极赋感染力,让读者心里顿时变得也柔软起来。
这是一首写母爱的颂歌,“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平淡细腻小事中见其母子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赏析者:
邓国琴 (武汉绿绮)。丁芒弟子,中国•狼社成员。其诗词和诗评散见各大诗刊和网络平台。几次全国诗词大赛获奖。著有诗集《绿绮吟稿》,创有公众号微刊《邓国琴试评诗词》。
~~~~~~~~~~~~~~~~~~~~
九洲总社连云港诗社组织机构名单
首席顾问:邓世广
总策划吴加庆
总顾问:陶兴亚
顾问:曹艳玲、陈凤桐、顾元隆、丁守文、李月顺丶王富生、郑威、章晓红、夏兴润、张佑元、赵忠全、李厚仁、卢素兰、吴兆阳、张久荣、张兴军、张万良、赵晖
名誉社长:吴加庆、徐志玉、张万路
社长:梁同余
副社长:王元业、刘玉斌、朱益标、张绍云、马丙红、祝秀红、刘文亚、王晓云、蔡学伦、蒋同章、傅宝奎、朱明群、
艺术总监:石艳
文学总监:赵春女
总秘书长:张继和
秘书长:王加华
副秘书长:张开明
办公室主任:孙爱芝
推广部长:刘湘华、陆金荣
文宣部长:杨素、吕颖秋
监察部长:孟宪英
策划部长:严开萍
特约评论员:邓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