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语》陈建平老师格言五则欣赏

01、晨语
作者 /平之

引言:人生的所有痛苦,根源并不是外在遭遇的苦难,而是由于内心排斥,一味与世界对抗的情绪。
01
人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对抗,要学会接受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形态,不管人生经历了什么,把这些看似糟糕的事情,想要排斥的事情,从内心去接纳,把它们当做生命本然出现的一种状态。不管遇见了什么,都能够坦然的接受,你才会遇见一个更好的人生,抛开对抗的情绪,才能更好的减少内心的痛苦。
02
我们对于外物要持有一种豁然态度,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东西并不是苦难,而是自己的情绪。当生命中出现不好的形态时,你越是“对抗”,情绪越是糟糕。而最糟糕的是,很多人对于“负面情绪本身”也特别排斥,比如说有一些人遇到糟糕的事情,他不由自主的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他又排斥这种负面情绪,认为负面情绪又再次伤害了自己,又有二重对抗之心,这就是痛中加痛。不管生命出现了什么样的嘈杂和痛苦,又或者是内心出现了负面情绪,都坦然的去接受。
03
《道德经》言“福祸相依”,万事好和坏都是互相影响的,固而不要去和任何看似糟糕的事情对抗。人事虽有苦拌和,但另面,室外却有青山和绿水,野花与鸟儿同唱,山谷应答樵夫高歌,皆为人间至美。
每一种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经历亲人的离去,经历爱的人从身边消失等,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无论遇见了什么,都要坦然的去接受,该你遇见的苦难,一个都不会少,但是不该用对抗的心思去面对,该痛苦的时候就痛苦,该哭的时候就哭,哭完之后继续生活。
如此明了,才得大我,活得滋润!
2020.6.15

02、学会欣赏他人
作者/平之

引言:从一件普通的小事上,去发现蕴含其中的美好。懂得欣赏别人,才能从别人的长处中汲取营养。
01
《弟子规》言:"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称赞别人的优秀,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表现,别人听到你的称赞,也会更加勤勉。欣赏别人,是一种鼓励,是对别人最大的肯定。
或许因为你的一句欣赏,会让他信心满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有时候,补短并不一定要取长,有一双善于欣赏的眼睛,每天都会有所成长。
02
欣赏别人,既是成全别人,也是在完善自己。真正懂得去欣赏别人,才是向道者的风范。
0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向道守德者,会看到雪的洁白,梅的幽香,而不会去苛责,梅不够白,雪不够香。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想被让别人看见它,你就要先看见到别人的闪光点。
谦和向学,欣赏别人,查思己过,扬长进取,大道直行,方达文字般若!
2020.6.16

03、化悔
作者:平之

人生的路上,会遇见很多人,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就永远不用讨好那些不懂你的人。所以,挤不进的世界,就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也作践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就不要硬做,不仅费力不讨好,还会被别人嫌弃;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硬拿了,即使得到了,也终会失去。
做人,无须在意别人的评价,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无须介意别人的眼神,只需走好自己的路;无须太多的抱怨,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
不必一味讨好别人,与其隐忍委屈,不如活出最坦然真实的自己。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世事难料,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来。生命只有一次,别让自己活得太委屈。
得不到回应的热情,要适可而止,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作多情。自己的人生自己活,不必讨好,要好好爱自己。
2020.6.17于金城

04、晨语
作者:平之
引言:心灵有家,生命有路,守好心,走好路,幸福就不远。
01
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不抱怨,不言苦,不忧伤,不认输,压抑了,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了,换个角度静思考;失败了,蓄满信心重新再来。
02
不要低估任何人,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可学之处,如果你没有发现,那只能说明自己眼拙。以真示人,以诚感人,以惜处事。多借鉴,多倾听,多学习。谁都做不到最好,只有尽力。当宽处宽,能过处过,笑一笑,得失多寡,大小多少,没什么值得计较的。
03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但却应时应刻拥有乐观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许多事,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困难的第一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通常都有不错的效果。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20.6.18

05、晨语
作者:平之

引言:人要善于借助外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自我思考,只有通过自我思考,才能得到自己的思想。
01
王阳明心学中的“成圣,求人不如反求诸己”,此言精辟,乃道之大义!要知道,没有人能把你一脚踢到地狱,也没有人能把你一把拽到天堂,要想获得成功,永远需要在自己心中立下志向,并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迈开脚步。
02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把自己命运的转折归功于贵人点拨的想法是有失偏颇的,而很多时候,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外力去协助你成就大器,协助你获取某种成功,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贵人,其实就是自己。
03
勤于求知,细于做事,是做学问的人最佳的态度。对“勤”字对我们而言,在任何事业的任何阶段,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也就是说,喜欢安逸、厌恶劳作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个人想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想要有所为,想要成大器,告别平庸,就必须战胜惰。
只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良知才会常伴身旁。我们须以“勤”字为根本,时时小心,事事经心,才能真正拥有大成就,成为大器者。
2020.6.19

作者:陈建平,靖远县东湾镇东湾村人。生于1965年10月。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靖远县县志受聘人员,靖远县地方民俗文化学会负责人。著《甘肃党史人物:欧化远》(已出版)、《靖远地方民俗丛书:谱序碑文祭文》(已出版)、《陇上人物:范振绪》(底稿),主编《农家书库:谱牒、碑文、祭文赏析》(兰大出版社),参编《再奏风雅:2005年中国文化年报》(兰大出版社出版)、《和畅:2007年中国社会年报》(已由兰大出版社出版)、《靖远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担任副编)、《靖远革命资料汇编》《德润文苑》等书籍。




中华诗歌联合会编辑部


(长按二维码欢迎加入中华诗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