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父亲,您是家庭的栋梁,儿女的心骨,父德如山,父爱似海,您是儿的佛,我们的心碑!
父亲是个细心人,一生耿直豁达,当基层干部四十余春,勤理政务,带领乡亲,兴修水利,拉石打拜,平川整地,植树造林,兴建加工厂,申办蔬菜区,创办化工厂,造福桑梓,乡人崇仰。
父亲去世已一周零六个月,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宛在,孝慈恭悌,事妻如宾,教子义方,礼待乡人,疼爱子侄,矜孤恤寡,关心教育,风范足式。翻阅父亲遗稿,感触良多。不能不用手中的笔,为父亲写些什么!父亲的笔记,是父亲灵魂的栖息地。父亲自当村文书起,就有个习惯,将村情梳理井然,接年月记录,全村耕地面积,人均收入,财务开支,人口变动,畜牧生业,各生产队春种秋收情况,以表记录。着目笔记,泪眼婆娑,这就是父亲谋求农业发展,心细如发之所在。油然而生出对父亲无限的崇敬之情!父亲的笔记,记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父亲为公至诚,为人至真。1957年靖远中学毕业,以拔萃而晋读定西师专,要不是当年家境窘困,想必父亲的天地更宽广了。
父亲的笔记很厚重,每每学习,都有记录,或抄录或写心得,满满的正能量。教育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想出人头地,就得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父亲喜欢学习,好写诗歌、散文、尤其擅长写剧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有一段时间被定西地区文化局抽调去专写剧本。一本《摘辣子》剧本,获得定西地区剧本创作一等奖,并登载在《甘肃农民报》(1965年036期)上!此事入编《白银市志》。他还创作了《连襟》、《闸口新歌》等剧!

父亲的笔记,是留给我最美的礼物。行行文字,是美的线条,是耕作的犁痕,是今天的记录,明天的希望!做人,大气,做事,心细如发,翻阅遗稿,这是我对父亲的印象!
作者简介:
陈建平,靖远县东湾镇人。《靖远教育》(双月刊)主编、中学高级教师、靖远县谱牒研究会会长。曾著《甘肃党史人物:欧化远》《地方民俗丛书(2):谱序碑文祭文》,主编《农家书库:谱牒碑文祭文赏析》《地方民俗丛书(1):靖远县谱牒序集》,参编《再奏风雅-2005年中国文化年报》《和畅-2007年中国社会年报》《靖远史话》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