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宜昌城区江南点军区艾家镇一处江滩在网上突然窜红,被人们称为宜昌版的“鼓浪屿”引得许多摄影爱好者和市民前去拍照和欣赏。
此处江滩位于艾家镇艾家村罗镜滩,当地人称琵琶垴。
笔者驱车来到紧挨着在建的伍家岗长江大桥南岸主桥塔下游约三百米的地方。步行来到江滩,看到绿草茵茵的滩边有许多游人唧唧喳喳丶欢声笑语。
几十个大小不等丶奇形怪状似混凝土结构的岩石不规则地摆在约两百平米的地方。褐黑色的岩石有的立在岸边,有的立于水中。
展眼远眺,江北城区高楼林立。
上游不远处的在建伍家岗长江大桥江南江北两座桥塔主体完工,如擎天神柱遥相呼应,甚为雄伟壮观。
奔流东去的长江中大小货轮丶客轮轰隆隆的马达声、江涛拍岸的刷刷声犹如一条巨龙发出的吟诵声。一时想起苏大文豪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与此情此景贴切不过。
这样一幅山水画卷、一个袖珍版的“鼓浪屿”使人留恋忘返。
水中的岩石如一个个小岛在江涛的拍打下时隐时现。清澈见底的江水中,一缕缕绿色水草随着涌动的波涛,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左右摇摆、此起彼伏。
几位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大炮”在各个“小岛”来回穿梭寻找最佳摄影角度。几群衣着华丽的女游客尽情地在各个“小岛”上摆着各种优美姿势自拍或成摄影师的焦点。有的甚至掂着光脚丫走在坚硬的岩石上,有的还立于水中,俯下身子或歪着脑袋,展示着她们的“高难度”。为了在“鼓浪屿”留下美丽的身影也是拼了。
一对小情侣带着他们心爱的金毛犬到江里畅游,标准的“狗刨式”赢得大家喝彩。一家三口将车停稳后就直扑江滩,走在前面的小姑娘似乎更急不可耐,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领略这美丽的江滩胜景。
一位看似“资深”的大叔用“专家的眼光”点评这些岩石,用肯定的口气说:这就是混凝土块,可能为国家治理长江的设施,又或是上游修建葛洲坝工程截流长江的混凝土块。他给我们一个识别混凝土和天然岩石的“绝窍”,就是看石块缝隙有没有砂。我们仔细观察,确实有,但我不懂,只能点头笑而不语。
据了解,江南点军艾家镇一带的江滩大多是各种卵石和“沉浆泥”构成,很少见到成片裸露岩石的。
查阅资料得知,原来这一处形如混凝土结构的岩石正是砂砾岩地质遗迹,形成已有亿万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地质部门命名为“罗镜滩组”。这些岩石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灰红、紫色、灰色砂砾岩构成。卵石相连处是由各种细砂石填补,难怪“有经验”的游客一口断定这是人工混凝土。
“养在深闺未人识,岂料一日成网红”。只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宜昌人留下一个体验海滩岛屿情怀的微缩“鼓浪屿”自然景观。
炎炎夏日,你可携家带口或约三五好友,打卡艾家罗镜滩琵笆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