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一直流传一个二郎神挑山的故事,直到现在,一打听住在周围的人,都会娓娓道来,说的绘声绘色,犹如二郎神真的来过一样,为你滔滔不绝的还原那个古老而又精彩的神话故事。而这个地方,就是位于临沂市兰山区西北部的石大车,现更名为双山前村。

这个小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村西头山前巨石犹如牛拉车形状,取名为石大车。从远处直观地看这里的地形,两个小山宛如女人的乳房,于是就有人喊做馒头山,也有人称之为元宝山,为了避免那份喊出来的尴尬,便直观的叫做双山,傍山前怀而建的村子,就喊做了双山前村。
而这些想当然的叫法,却都忽视了它本来神奇的名字:石大车。
到过双山前的人都知道,石大车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前山的前怀,一拉溜整块石头,形似一架牛车,在它周围,石人、石鼓、石屋、石井、石床、石熬子、石锅、石草垛、石牛槽,样样俱在,为石大车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现在,石大车的名字虽然丢了,但二郎神挑山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郎神根据玉皇的安排,赶着牛车,担着一斗二升芝麻的官位,要到南方去种官布官。路过这里的韩家沟河时,恰遇一个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抬头恰好看一名大汉,用细细的箐竿,挑着两座山赶着一架牛车,而旁边看到了这奇怪的景象,妇人也忘记了洗衣服,嘴里不由自主的念叨了着:
稀罕稀罕真稀罕,细细箐竿能挑山,
如若不是亲眼见,忽闪忽闪都不断。
妇人的话刚说完,一语道破了法咒,二郎神肩上的箐竿担子啪的一声断了。
山神便在这里扎了根,二郎神没了办法,就使劲甩鞭打牛,想让牛把这两座大山拉到南方去。
吃多少饭,干多少活,神牛拉车也有限度的,两座大山,老牛怎么也拉不动,二郎神生气就是三鞭子,几下子就把牛头抽到鸭子沟南岭去了,牛身子便落在了大车旁。于是,这里便有了双山和柏山。
神仙走了,山留下了,车也留下了,如今看看复原后的石大车,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宛如神话故事又呈现在眼前,留给过往的游人无限遐想·····

一直以来,村里的人们都把石大车当做祈求出行平安的车神和求个金榜题名文曲星供奉着。每月的初一、十五之时,来石大车祈求、还愿的人们总是络绎不绝。
目前,因为两座小山和山前的这架大车,这个小村就被列入了国家级扶贫旅游特色村、临沂市定点脱贫攻坚帮扶村,小村的旅游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期待社会各界加入进来,共同建设一个淳朴自然、美丽无比的石大车。


撰稿:朱万红 马荣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