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论诗大会 浅谈诗词创作的那点事。
参加人员:晓东诗刊诗友

【晓东个人简介】
艾晓东,笔名风,广西南丹人。少年从军,半世漂泊,四海为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爱好不多,但喜诗文,张罗诗社,创办诗刊,以诗会友,自度《无名调》。诗风朴实,诗记生活,追求灵性,崇尚天真。晓东诗社社长,晓东诗刊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楹联学会会员。
晓东诗刊创社社长艾晓东:
初学者诗词格律还是要学习的,当你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以超越格律。就像黄鹤楼一样,你的意境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可以不拘格律,并且多数人都认可。
普通人,还是要遵守交通规则,也有突破交通规则的,那就是救护车,或者是消防车,他必须要突破。诗词是一样的,没有很充足的理由,你就不能突破格律。
近体格律诗的核心 基本规则就是135不论 246分明。我个人的观点,绝不会代表大家,我自己把握的是135,不论246分明,不失律,不失韵,尽量避免三平(仄)尾。其他的东西我不太讲究,不拘小节。但是讲究的人,是追求完美的表现,我非常支持。我也尽量追求。

诗词八病,唐朝以前就有人提出。几千年来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并不能形成固定规则。现代人有网络,以后总结出来一大堆,更多的约束。在我看来,多数没有必要。
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要求高当然是好事。谁不喜欢养个女儿像范冰冰,谁愿意把女儿养成凤姐。追求美是一种自然现象,诗词也是一样。追求完美,最是最高境界。双眼皮,大眼睛,樱桃嘴,柳腰,峨眉,这些都是高追求。
至于其他现在人总结出来的种种诗词弊病,根据个人的创作需要自行取舍。本人认为没有统一规定的必要。就比如人家长得漂亮,脸上不能有麻子,必须是双眼皮,没有双眼皮必须去整容,五官必须像范冰冰。

诗词创作,如果有这些规定,我认为都没有必要。李白的(静夜思),就像我上面说的,诗词的几种状况。首先它是一幅画,几千年来这幅画面,是动态的,每个人的理解出不同的画面。这首诗还表达了一种情,就是乡情,几千年来引起了游子的共鸣。这首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妇孺皆知,没有半个生僻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非常普通的诗词,非常常见的大自然现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李白作为诗仙,诗坛霸主,他当然懂格律,他晓得所有的诗病所在。但是他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放弃一些东西。追求自己认为更需要的东西。
孤平,只是不完美,我不太讲究。个人观点,它不是病。无拘无束的性格,造就了李白飘逸浪漫的诗词。
要说地位。李白比杜甫高。这是唐朝人自己推荐的。后面几个朝代也是这样推荐的。但是李白的真正格律诗词,绝对不会超过100首。杜甫的多数为格律诗词。这不影响诗圣的地位。
初学者,本人认为,要把所有的所谓诗病都要掌握,根据个人的诗词需要在取舍。如果中华诗词协会,有这样的规定出台,孤平是不符合规则的,我也希望大家遵守。现在官方没有规定,只是有的门派有所规定。各取所需吧!
现在楹联通则,近两年出台新的。把对联规定的很死。我们现在也按他的规定来。这是交通规则。必须遵守。
黄金种满东篱下,莫道诗人自古穷。自我安慰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