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邹力学,笔名立雪,平面设计师、自由撰稿人。桂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漓江画派黄格胜工作室画家,写生中国桂林分部常务副主席,桂林华彩文化传媒总经理。其诗歌、散文、美术评论等发表于有关媒体,书画篆刻作品多次入选漓江画派及省市级画展。

舌尖上的桂林——革命老区的神秘油茶走进桂林餐桌
原创作者:邹力学

在桂林提起油茶,可谓人尽皆知,已经成为和桂林米粉齐名的标志性餐饮文化。

桂林人对油茶还有“神秘”可言么?别说,真的可以有。近日,笔者立雪在桂林的皇城根下的西巷文化街,竟然真的“偶遇”了独此一家的神秘油茶馆,在桂林悄然开业。它来自桂林北郊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漠川。其油茶可谓绝对的“土”。但土中藏“鮮””,观之有“色”、品之醇香……。



说起漠川来,在桂林人的印象中真的有一种神密感,因为多数桂林人没有“所见”只有所闻。漠川古村落实则大名鼎鼎,现已载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其位于桂林北郊的大山深处,拥有着许多和靖江王府相交融的历史故事,它是历史上的状元村,还是革命老区,是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其中被称之为“红军谷”的漠川大峡谷以及湘桂古大道均以险峻著称。由于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便利,难得前去一探究竟、一睹神秘的千年古村。



我们知道,桂林油茶产地很多,每一种油茶都各有千秋,有着不同的配方和口味。漠川油茶更有其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在漠川油茶店荣幸遇到“漠川油茶”登陆桂林的牵线人,我市知名文化学者陈宪忠教授。陈教授是一位老知青,曾经响应号召在漠川“接受教育” ,由此对漠川结下了不了情缘,陈教授对人热情有加,不但送上油茶土鸡,还送上了漠川乡自产的土酒,一杯杯土酒下肚,可谓开怀畅饮。我借机特向陈教授请教漠川油茶的秘籍,他兴致又起,如数家珍,大有“泄密”祖传秘方的味道。




原来,漠川油茶有“四特”。
一是特“土”,有原汁原味的自产食材,山泉水、野生茶、小苞谷、高寒糯米、小籽花生等农家食材,竟然都是减肥的食材良方。

二是特“绝”,漠川炒苞米的方法独特,甚称桂林一绝。制作过程中用石灰水浸泡,经过两次烹煮,两次暴晒,让苞米开花酥脆,吃起来格外有滋有味。

三是特“鲜”,配方中不但有当地山茶鮮姜,茶汤中还有野蘑菇、土饭红豆,闻鮮爽口,对了,称其为夏天解暑的灵汤妙药并不为过。


四是特“色”,此“色”可谓诱人,真乃秀色可餐。金有黄酥脆的炒苞米,翠绿鲜嫩的葱花,鲜红透亮的酸海椒,多色来袭,香味俱全。




漠川油茶的神秘之处不止这些,有一道美味小吃被称之为五谷杂粮的极品——穇子粑粑,其原料穇子产自高山野外寒区,它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具有厚肠胃、防腹泻之功效。这种谷类在整个漠川年产量极低,可谓极为珍稀的半野生植物。穇子粑粑已成为漠川油茶的独特美食之一。


主编:谷子
审稿:何兰青
何兰青简历:何兰青(.名,谷子)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媒体人,企业家。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执行编辑兼桂林分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市场信息报城市观察周刊(网)责任编辑,新华在线网桂林亊业部主编。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桂林和艺德文化公司董事长。
《漓江诗韵》和《鸿玉书声》是中华诗歌联合会广西文学社微刊栏目,力求打造高质量文学平台。
《市场信息报城市观察周刊》(网)对接新闻类稿件。新华在线网,人民论谈网,华夏访谈网,中国资讯网。中国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络版等多个官网可帮助优秀个人,企业,协会,党政机关,学校,农业生态,艺术家们宣传报道。
欢迎来稿,热线电话:何兰青(笔名谷子)
桂林:13307736055
北京:18710423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