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刊主任:郭晓春
副 主 任:陈淑红 胡爱君 范永武 马占河 高永臣 张慧 姜永孝 马利
执行主编:luohong苍狼
群中收集:王景云

《再 论 诗 歌》
□孙述考
2019.4.4日15时21分一16时31分作
诗,是什么?是所有文学体裁中在形式上最简短,在语言上崇尚修辞,并且注重意境筑造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与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相并列的一种文体。是文坛上一只会唱歌的黄鹂鸟。
诗歌的诞生,历史悠久。追溯其源,应该与人类始祖的本能性的劳动协调、欢娱庆祝、图腾祭祀相一致。是人类祖先感情渲泄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美好,最雅俗共赏的一种形式。

单纯从中华民族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诗歌悠久历史的大国。中国人民对诗歌的爱好,丝毫不亚于其他民族。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浩若繁星的诗歌来说,足以证明这一点。从热爱的民族来讲,不仅汉族人民喜爱,其他少数兄弟民族也同样喜爱。从历史上来看,从有史记载的西周、东周、秦朝、汉朝、南北朝等等来看,不仅民间喜爱,国家更是设立专门的乐府,即音乐机关。如秦乐府、汉乐府等。在西周、东周,下属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诸侯国,均有各自不同地域的诗歌创作。周王朝派乐府专人收集分类整理,即形成了“风、雅、颂”三大题材。这个“风”,就是国风,即从各诸侯国采编的诗歌。这些国风的诗歌中,有诸侯国专业诗人的,也有民间诗人创作的代表作。这些诗歌汇编成集,由国家乐府统一谱曲,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传唱。在当时的诗歌中,就已经能看出写诗者的思想意图。有赞美的,如《木兰诗》;有抒发爱情的,如《关雎》;也有讥讽的,如《硕鼠》。这些诗歌从人们的不同思想层面反映了社会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了民族文化宝库,也为统治阶级治理天下提供了参考。

孔子在中华民族诗歌史上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这一功劳,主要是他编定的《诗三百》,也叫《诗经》,有幸在东汉的孔壁中被发掘出来,得以传世。否则,人们难以窥见周朝的诗歌。其实,在孔子时期,也就是在东周时期,孔子能见到周朝的诗歌总集中有三千余首。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挑选了三百零五篇,“弦而歌之,思无邪”,也就是说,一首首,边弹边唱,感觉思想确实很健康,没有一点邪念,就选了出来,重新汇成一集,名曰《诗三百》。从这件事上,我们也知道了孔子为什么去拜师襄学琴、击磬的原因。
诗歌一路走来,从周朝到秦到东汉末年,出现了“建安风骨”,魏武帝曹操改进乐府诗,如《观沧海》《龟虽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的陶渊明,诗歌一路发展。到唐朝时,诗歌又分为初唐、盛唐、末唐三大诗歌阶段。而诗歌到盛唐,格律诗形式达到高峰。现在诗人们喜欢模仿格律诗,但格律诗不是五言、七言诗的唯一形式。诗歌成为唐朝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所以,后人称之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现代诗从“五四”运动开始,现代诗人学习模仿西方诗的排列形式,在语言上采取白话文,取缔文言文。这种现代诗不仅从西方诸如英国的雪莱、拜伦,法国的波特莱尔、德国的歌德、海涅,匈牙利的裴多斐、俄国的普希金、美国的惠特曼身上吸取营养,也学习亚洲印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风格,诗人冰心尤其喜欢泰戈尔。现代诗人中出现了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等一大批杰出诗人。

到今天为止,中国当代诗人层出不穷,对诗歌进行艰苦创作,不断探索。中国当代诗歌正在沿着三条道路继续前进。一是忠于古体诗;一是沿袭西体诗;一是结合国情,创作新体。总之,百花齐放。祝愿中华民族诗歌后继有人,诗坛薪火相传,为发展与丰富民族以及人类诗歌宝库做出贡献,为全中国人民及热爱中国诗歌的其他民族奉上精神上的文化大餐,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今日承接之前写的五十多篇关于诗歌的论述之后,向广大朋友再次论述诗歌,愿对大家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2020.6.15.稿件)



再 会
黑龙江省桦南县诗词协会
202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