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木阴阴正可人
文/寒冰
有人说,春天万物生发,象征着希望;秋天果实累累,意味着成功。从古至今,人们对春天、秋天的赞扬、溢美之词俯拾皆是。而夏天由于烈日炎炎、冬天由于朔风凛冽的缘故,相较于春秋两季而言,对其点赞溢美者可谓“门前冷落车马稀”了。但事物总有例外!譬如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大赞冬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也曾大赞冬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譬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诗人秦观讴歌夏日:”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还有那个叫做杨万里的家伙搔首弄姿的唱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惹得人口水直流;高骈也在一旁摇着扇子卖弄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一听就觉得夏日十分的清爽、宜人。针对四季更替,千百年来构成主流的是数量浩繁的“婉约派”诗文,基调总不离愁肠别绪;但也产生了类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般的“豪放派”诗文,读之令人壮心不已;更产生了释绍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逍遥派诗文,读之令人神清气爽,恩怨全消。在讴夏的诗文中,我独喜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这首诗可谓独具慧眼,暗藏“机趣”,写出了新意,读后令人精神振奋。其实,四季更替,春秋代序,本是天体运行规律,本不存在引发离愁别恨的“因果律”,只因千百年来那些所谓的文人骚客每每见到春华秋实、草木荣枯的现实,搜肠刮肚,硬生生人为地赋予了春夏秋冬以不同的感情色彩,于是就有了惜春、叹春、伤秋、悲秋的连绵咏叹,演绎出了蔚为大观的精美华章。要我说,每个季节各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当我们为春花凋谢而感叹的瞬间,葱茏的树木已长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所谓“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夏日里,绿叶由嫩绿长成深绿,变得密密实实,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为人们提供蔽日纳凉的庇护,不也很怡情悦性,值得讴歌吗?漫步林阴间,看百鸟时而亮翅赛羽,时而啁啾弄舌;听绿蝉时而浅吟低唱,时而引吭高歌;观青蛙时而鼓噪怒目,时而负子腾挪,不也很罗曼蒂克吗?夏天本是绿的世界,徜徉在绿色的海洋里你体味出的是生命的美好,焕发出的是创新的活力。“山溪十里水涔涔,黛瓦青墙掩绿阴。若得浮生居此境,清茶淡酒自怡心。”慕羽化蝶先生的这首咏夏诗幽雅而飘逸,淡泊而出世,面对此溪、此景、此居你难道不动心吗?
责任编辑:刘艳芹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当代先锋作家,甘肃会宁人,大学文化,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百十篇。现为《当代先锋文学》驻站作家。“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诗人)排行榜大奖”第六名获得者。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魏红霞 李磊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