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老粮仓镇毛公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亚丽,今年42岁,家里有丈夫喻立明,跟我一样,也是42岁,有三个子女。我2002年生育一女,2008年生育一对双胞胎,而且是龙凤胎。不怕害羞地告诉大家,我夫家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结婚都是借的钱,我两结婚后就在外地打工,但是因为一没技术,二没文化知识,只能卖体力做苦工,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总算把结婚时欠的账还清了,后来又先后生下三个子女,丈夫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孩,勤奋努力,拼命干活,舍死做事,把身体累垮了,2013年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对于农村的来说,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的支柱没有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等于就是天塌下来了,而我本人也因为多年的风里来雨里去,且要带三个小孩,身体终于在2014年正月宣布罢工了,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双脚越肿越大,最严重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躺在床上,痛的时候整日整夜的受尽了折磨,那个时候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后来,在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和县(市)残联的领导们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下,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特别是在领导们的过问帮助下,经过多方求医治疗,我本人的身体逐渐好转,又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可爱怡人,更激发了我的求生欲望,坚定信心一定要摆脱家庭目前的困境。2014年,我村的群众和村委、老粮仓镇政府领导们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把我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郑义均书记与县残联刘书记来到我家,了解到我的家庭现状,建议我养蜜蜂,并帮引进蜂种,联系技术指导。当时,村民们中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养蜂是要带天才”,当时我也被这样的说法误导了,在村领导的多次开导劝说和鼓励下,也是考虑到靠国家的这点低保,对于我这一大家子来说是杯水车薪,再者,我夫妇身体状况也不好,又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又没技术,所以现在有这么一条出路我们更好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用心经营,靠劳动致富。
2016年7月份正式引进了蜂种,我愉快地接受了政府的捐赠,并且积极接受业务技术指导,认真学习养蜂技术,并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认识工蜂、雄蜂、蜂王,到摇糖,从最初的五箱蜂到第二年的30箱,直至现在的近百箱蜂,两年的时间,蜜蜂养活了我全家,改善了我的窘迫的生活状况。

今年6月,我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宁乡六中,要是在以前,现在这个时候全家上下就该愁下半年的学费问题了,可是如今我全家却一点也不担心。
如果前两件算是喜事的话,那么养蜂可以治疗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才是我最高兴最意外的事情了。养蜂人被蜂蛰是家常便饭,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只蜂蛰到了我的手关节,当时确实疼痛难忍,但是过后我却明显的感觉手上的类风湿疼痛明显减轻了,后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里,就有意识的让蜜蜂蛰我的关节部位,果然效果明显,现在我的手部的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基本治好了,只有脚上的还没有痊愈。经此三事,更坚定了我养蜂的信念,并且我村的群众,特别是和我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争相跟我合作,已经有30多户都开始发展起了养蜂事业。

今后,我和我全家都将会在养蜂路上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并且要逐步将养蜂事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不但我自己要甩掉贫困的帽子,同时也要让更多的和我一样的贫困户和贫困说再见。党和政府帮助了我,让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现在虽然我还不够强大,还很弱小,但我更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和我一样遭遇贫困困扰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携手共进,一起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走上致富之路。

由此我代表我个人和我全家向曾经帮助过我的领导、朋友、党和政府表示万分的感谢,感谢大家!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关心、鼓励、帮助和大力支持,不但让我一个差点残疾瘫痪的人重新站了起来,更让我全家都摆脱了困境,过上甜蜜的日子。
作者简介:张亚丽,宁乡市老粮仓镇毛公桥村养蜂能手,致富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