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沂州美味——东叠庄羊肉包子
东叠庄,除了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景,还有汉族人的热情,回族兄弟的神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东叠庄特有的地域文化,其中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这里的美食——东叠庄羊肉包子。不仅抓住了各地食客的胃,还抓住了他们的心。
东叠庄羊肉包子是一道令人百吃不厌的美食,它有着东叠羊肉的浓郁鲜香,又有着东叠面粉的软糯清甜,单嗅其香,便已令人垂涎三尺。只是做的过程颇有些烦琐,需要选用优质的后腿羊肉,放置冰箱恒温箱中存放十二小时,把肉中的酸排出来后,在拿出来进一步用温水洗净,有专业师傅用刀切碎后用人工使劲剁,最后在加入葱花、姜等进一步剁,后把剁碎的肉放入盆中,再把和好的面用手揪的每个都差不多大小,用擀面柱把面擀成面皮后在在面皮里面放上剁好的羊肉捏好后放入蒸笼中开始放在炉子上面蒸30分钟,在闷5分钟就可以出锅使用,其味清香,直入肺腑。
说起东叠庄羊肉包子,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据说清乾隆年间,东叠庄曾名叫“千家寨”,寨里有一个蒋姓的大户人家,老两口年过半百,膝下生有三个女儿。大姐二姐嫁在城里养尊处优,唯独三妹下嫁了远居费县乡下的一户贫困人家。蒋姓老人六十大寿那年,乡下女儿女婿背来了宰好的自家养殖的山羊剁好的肉馅和昨晚一夜没睡在家里用石磨磨成的面粉。为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就用面粉和好面擀成皮把肉馅包进去,然后放在锅里蒸,不一会儿整个屋内香气四溢,不一会儿三女儿女婿把蒸熟的包子端上桌子,其色香味令在座的众人啧啧称奇,四周邻居也闻味而至,争尝其鲜美。当老人问起这是什么时,三妹笑答女儿既嫁到乡下就叫它“乡下羊肉大包子”吧。
从此以后,乡下羊肉大包子便传开了,逐渐传遍了大半个沂州府,因而得了个更为广泛的称谓“沂州东叠乡村大包子”。东叠庄羊肉包子之所以出名,恐怕不仅仅是它美味好吃,更多的应该是“三妹”夫妻那朴素和发自内心的孝道吧!
故事搜集/蓑笠翁
图片摄影/蓑笠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