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叠庄位于马厂湖镇西北方向约五公里处,这里的环境优美,回、汉两族和睦共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生活逐渐提高。这个美丽、和谐的地方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第一次南巡。早在九月十九就发下“圣旨”,命令沿途经过的地方,一律蠲(juān)免钱粮,赦免罪犯,封赠官员,讨得大家欢喜,以便沿途安全。九月二十八日圣驾出都,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沿南下大道进发。十月十三日驻跸(bì)蒙阴(过去皇帝住下叫驻跸),正好纷纷扬扬下起雪来。侍臣连忙奏道:“明天是小雪佳节,陛下洪福齐天,上应天意,果然下起雪来!”康熙听罢,非常高兴。十四日辰时,就早早起身,观看了蒙山顶积雪成景,并收取了蒙顶所产的茶叶,接着又顺河而南,取了沂河所产的鲤鱼。派遣使者,连夜送进京去,献给两宫太后享用。大队人马继续前进。时值中午,来到艾山西南脚下的路口,人马停下来打尖用饭。这时雪止天晴,午日当空,虽在初冬,光照尚暖,那些随行的宫娥彩女,趁此机会连忙换下雪衣,就地晾晒。附近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场景,都聚拢前来,大饱眼福.但见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绚丽多彩,确实豪华得很。晾晒以后,宫娥们把这些锦衣,一件件细心折叠整理,只见纤口细手,软软宫装,折叠动作是那样灵巧。这种情景又是老百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不禁众口啧啧,赞叹不已!
队伍酒足饱饭,继续南行。围观的老百姓,觉得皇帝在此歇马,娘娘在此叠衣,是非常荣耀之事,于是,就用“叠衣”作为村名。东边的一个叫“东叠衣庄”西边的一个叫“西叠衣庄,”沿用至今。因为“叠衣庄”说起来很麻烦,所以村民们又称“叠庄”。后来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叫了下去。
康熙出都之时,亲自写了一首五言诗,叫做“御制出都诗”刻在兰山县(今临沂)王右军祠内,已毁于兵,不复存在了。诗曰:阊阖(chāng hé)来天风,玉仗排双凤。乔岳耸高标,巡方翠华动。
现在的东西叠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四纵六横的水泥路再加上两边的花草树木,使村庄更加靓丽起来。

故事搜集/ 蓑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