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为我抄书】
文/雷子芬
我读初中那会儿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费、杂费、书费都是要交钱的。
记得那是我读初一上学期的一天午后,班主任走进教室,对我们说:“现在学校征订下学期的书费,由于今年的教材改版,所以每个同学都要订书,人手一套。每套预交180元,多退少补。”
回家后我给父母说了此事,父亲抬起他由于过度劳累而沉重地头,眼睛里满是征求的问我:“闺女啊,你问问老师咱不交,行吗?”我着急地说:“为什么呀?老师说,教材改版了,买也买不到的。”父亲不无感伤地说:“咱家没钱啊!”
是啊,我看看了屋里,几乎就是家徒四壁啊,虽然父母每年辛勤地劳作,但是常年有病的奶奶、上大学的姐姐和读初中的我,使得父母不得不债台高筑。我很无奈的说:“行,但是我看什么啊?同桌肯定不会和我共用一套的。再说,还有很多练习册是无法和别人共用一套的啊!”父亲看我答应了,赶紧说:“我给你抄。”
父亲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我们姐妹的读书很支持,姐姐读中学的时候,母亲想让姐姐退学帮他们一把,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累了。父亲立即怒目圆睁,一句:“糊涂。”吓得母亲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课本、基础训练、单元自测题,科目的繁多、种类的繁多。在1993年的春天,几乎每晚都能看到父亲在灰暗的灯光下,佝偻着身子趴在吃饭用的小矮桌上,费力地为我抄书。白天父亲在在地里握锄把,晚上父亲再为我奋笔疾书。
父亲几点睡,我不知道;父亲每天几点起床,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睡觉的时候,父亲在写;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父亲还在写。好几次,半夜醒来,都会看到父亲累的趴在小饭桌上睡着了。看到父亲劳累的样子,我非要自己抄书,我不想让父亲再为我抄书了,父亲为了不耽误我的休息时间,宁可自己受累,也不让我自己抄。
那一年,同学都用上了崭新的课本,只有我,用的是父亲亲手为我抄写的教材,如果不是我对同学说是我父亲抄写的,他们都不敢相信那是出自我父亲之手: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没有一个错别字。
呵呵,那一年我并没有因为课本和同学有差异,而是成绩有别于他人,相反的是,我的成绩噌噌地一路飙升,期末考试时,直升至全校第一。
父亲看到我的成绩欣慰地笑了。
多少年了,父亲的那些手抄书,我一直保留着,那不仅仅是岁月对我青少年时苦难生活的馈赠,更有父亲对我的期望与爱意,字里行间彰显出深深的父爱。每当看到这些父亲为我亲笔抄写的书,我依然还会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费力的趴在小饭桌上,一撇一捺的抄写着……
父亲的身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间,让我终生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