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周易•比 08 瀛洲居士
序卦传云:《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意思是说,“师”字所代表的是“众多”,物既成群,必互相协作,所以顺理成章,接下来就该是《比卦》了。所谓“比”就是互助。
《比》卦的主要意图是晓谕君王的,为君王指明应采取的内政外交政策,其次也晓谕臣民要拥戴君主,核心是要加强各方面的团结。比之意,亲密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亲密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应当是亲切辅助的关系.
(卦辞)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注释】
(1)比:卦名。此卦是异卦相叠,坤下坎上。坎为水,坤为地,水依附大地,地纳江海,相互依赖,亲密之象。《说文》:“比,密也。”
比:bǐ 本意为a,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b,能够相匹,如“今非昔~、无与伦~”;c,数学上表示两数相除;d,量词,如《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述,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e,组合名词,比闾。
(2)原筮:原本之占筮。再筮、并筮等说法不足取,因为它失去了“原筮”的意义。
(3)元永贞,无咎:元----元始、开元,蕴含“善”意;也含有“归一”之意,即统一、一统;永----永常、永久、永恒;元永---从元始到后来;或一统永固;贞---贞兆、贞正、坚持正道;元永贞----向好的贞兆词,意味善常而正直、一统而永固,大吉大利;无咎---不会有灾祸。
(4)不宁方来:不宁---不宁愿、不自安宁;方---地方、指某些诸侯国;不宁方---不愿意亲近臣服的诸侯国,不安宁的那些诸侯国;来---过来、来到、来朝来贺、来归附意。
(5)后夫凶:后---后来的、后到的、迟迟不到的;夫---与“方”同义,指那些迟到的诸侯国;凶---凶险。
【译文】
《比卦》吉祥。原本占筮,统一永固而坚守正道,乃为大吉大利之兆,不会有灾祸。不愿臣服的诸侯都来朝拜(或那些不安宁的诸侯国都来朝拜、归附),迟迟不来朝拜归附的将有凶险。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注释】
(1)比,吉也:是说《比卦》为大吉大利之卦。或依据卦辞“不宁方来”,理解为亲近归附,就能吉祥如意。
(2)比,辅也,下顺从也:是说《比卦》含有辅佐之意,下面的老百姓能够顺从(统治阶级)。或依据卦辞“不宁方来”,理解为归附顺从是因为九五之下有众阴顺从。
(3)以刚中也:因为阳刚者居于中正之位。以---因为;刚中---刚居中位。意味有德长者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4)上下应也:上(君王)下(臣民)相应,齐心协力。意味‘九五’居于尊位,以‘一阳’统‘五阴’,‘五阴’上下应‘阳刚’。
(5)其道穷也:其---他,他们的;道---道德、道义、正确的政策方针路线等;穷---穷尽、尽头、末路等。意味迟来朝贺的诸侯,观望而贻误时机,甚至有意破坏团结合作,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译文】
《彖传》说:《比卦》大吉大利。《比卦》是辅佐之意,天下百姓能够顺从统治阶级。原本占筮,统一永固而坚守正道,乃为大吉大利,没有灾祸。因为统治者(有德长者)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且能够坚守中正之道。不情愿臣服的诸侯都来朝拜,表明君臣同心,万民协力。迟迟不来的诸侯有凶险,说明他们的道义和作为已经到了末路。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注释】
(1)先王以建万国:以---以此、因此;意味先王明白《比卦》所蕴含的道理,并以此分封诸侯,建立万国。
【译文】
《象传》说:《比卦》的卦象为坤下坎上,象征地上有水。百川竟流,滋润大地,水地无间,相互依存,故称为《比卦》。先王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分封诸侯,建立万国,亲近诸侯。
从卦辞寓意看,此卦吉祥。即使再占或多人一起占(占卜的原则是只占一次,孔子反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占卜)仍然是大吉大利,不会有灾祸。当初不愿臣服的诸侯也来朝贺,迟迟不来的将有危险。圣人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寄希望于四海来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一派祥和。它所极力推崇的是,君主贤明,德高望重,任人唯贤,量才适用,上行下效,团结一致,万民拥戴。
从《彖》、《象》之论看:君主的统治政策,即合时宜,又和民心,因此臣子用心辅佐,百姓真心拥戴。分封诸侯以疆土,安抚战俘以财物,甚至围猎野兽都要网开一面,君王之贤德深深感化了老百姓,实为吉祥之兆。
从卦象看:坎上坤下。坎为水,坤为地。水润大地,地纳江河,亲密之象,依附之象。即使把坎理解为云雨,雨水滋润大地,也是吉祥之兆。
孔子还在《序卦》中说:“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所强调的就是“相亲之道”。
(爻辞)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注释】
(1)有孚:有诚信、有收获、有俘虏、有俘获,或有“人、物”等。其他地方的“有孚”均属此类,理解时看语言环境。
(2)比之:亲近、安抚它们。
(3)盈缶:盈---满;缶---瓦罐;本爻“比”为较量,克获。变爻(由“坎上坤下”变为“坎上震下”)为“屯”为囤储。 此爻先天易理为“较量囤储”,表示能够,觅得或获得庇护和容纳之所。盈缶---有粮食满罐之意;也有充满诚信、满缸美酒之意;“有孚盈缶”,即有充满瓦罐的粮食和美酒。
(4)终来有它:它---其它、另外、它种因由、变故等;或代词指‘瓦罐’,最终仍有瓦罐,终了有装满瓦罐的收获;或有其他(他方)诸侯的归附。
(5) 吉:吉利。
【译文】
初六:捕获战俘,要亲近安抚他们,如此不会有灾祸。获得的粮食美酒等,装满了坛坛罐罐,并以此招待他们。(尽管会有变数存在)但最终还会有瓦罐里的猎获,结果仍然是吉利的。
《象传》说:《比卦》的第一爻(初六),表明一开始就存在他方的归附,这是很吉祥的。
凡事均应诚正谦和,为人处世不可逞强斗狠,即使对待敌人,也不可赶尽杀绝,或置之死地而后快。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注释】
(1)比之自内:比之---亲密团结;自内---从内部,或从内心;意味从一开始内部就团结统一;或自始至终内部都是团结统一的;或从内心深处就愿意与人为善和亲近。
(2)不自失也:不---不会、没有;失---失去、失掉;也---语助。意味自己没有失去民心;或自始至终都没有失去民心。
【译文】
六二:内部和谐团结,贞兆是吉祥的。
《象传》说:内部亲密团结,就不会导致自失民心。
亲近他人,上下和谐,均应是发自肺腑的。虚情假意,巧言令色,蒙蔽蒙骗,有失道义。即使福兮,祸所依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注释】
(1)比之匪人:匪人---泛指行为不正派者 ;比之匪人---意味亲近不正派的人(小人类)。
(2)不亦伤乎:不亦---不也(是),难道不(是);伤---伤悲、可悲之事 。
【译文】
六三:亲近不正派的人。(或亲近归附行为不正派的人)
《象传》说:亲近不正派的人,(或亲近归附行为不正派的人)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择邻选友,入行搭伙,可谓人生寻常。态度审慎,方不失足。孟母三择邻、管仲结交鲍叔牙、桃园三结义、李白结交高适、林冲误交陆谦等都是值得参详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注释】
(1)外比之:外---外面、对外、外部、国外、邻国、邻邦等;比---亲密友好;之---指代外部的邻邦等;外比之--- 和外部邻邦保持良好的友善关系。
通常认为,上卦为“外、客”,下卦为“内、主”。同理,各爻之间的关系,上爻为“外”,下爻为“内”。“外比之”即与上爻九五搞好关系。
(2)贞吉:贞兆吉祥(卜问是吉祥的)。
(3)外比于贤:外比---同于(1);于---介词;贤---贤明的君主;此句意味在外亲附于贤君 。依据爻辞之间关系,意味九五为贤君,柔弱的六四要亲近贤明的九五。
(4)以从上也:以----似乎、好像(或者不翻译);从----顺从、服从;上----君上、王上;也----语助;此意味如同臣下顺从他们的君王。
【译文】
六四:与外部保持友好关系,贞兆是吉祥的。
《象传》说:在外而亲附于贤明君王,如同臣下顺从他们的君王。
亲于上而密于下,承中道而从之,善处世而无妄为,吉祥永恒。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注释】
(1)显比:显----明显、突出、凸显、特别、光大;显比----即特别亲近之意。或德行光大,至四方来附。
(2)王用三驱,失前禽:王----指君王;用----运用、使用;三驱----三面驱赶;失前禽----失去了前面的禽兽,或让禽兽从前面的空隙间逃跑了,失----失去、由于放纵而失去。
古代王家禽猎,一般是君王命令卫兵从左右后三面围堵和驱赶禽兽,留下前面一条路,让禽兽奔逃,此所谓“网开一面”。该落网的就擒住,不该落网的就让它逃走。
(3)邑人不诫:邑人----封邑中人,这里指猎区的人们;不诫----不诫惧、不惊恐;此意味君王的狩猎不惊民不扰民,对于禽兽尚且有好生之德,老百姓怎么会害怕、惊恐呢。
(4)舍逆取顺:舍----舍去、放弃等;逆----逆径、曲折之路等;取----采取、选取、选择等;顺----顺径、顺利之路;此意味放弃或避开曲折的道路,不要逆天而行;选择符合客观规律的顺径。
(5)上使中也:上----指代君王;使----使用、役使、差遣;中----适中、中正、中和等;此意味君王贤德,统治适中而深得民心。
【译文】
九五:(此爻意显得)非常亲密团结(或德行光大至四方来附)。大家跟随君王围猎,从三面围堵拦截,并网开一面,任凭有些禽兽逃走。老百姓以此而知晓君王的仁德,并不感到恐惧。这是吉祥的事。
《象传》说:特别亲善团结而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君王居于正位(来自于九五之位)。按客观规律办事,舍弃悖逆采取顺从,网开一面让禽兽不至全面落网。老百姓感知君王的仁德而毫不恐惧,是因为君王的中正贤德感化了百姓(统治政策适中)的缘故。
作为仁君,诚正亲和,虚怀若谷,以民为天,仁德普润,众望所归。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注释】
(1)无首:没有元首,这里指君王。
(2)无所终也:终----终了、结局、结果等;此意味没有元首,则不足以成事,或没有什么理想的结局,强调了君王的领导作用。
此爻已是卦之终爻,道穷无可比也,因此兆凶。
【译文】
上六:大众亲密团结互助,却没有领导核心(君王),是凶险的。
《象传》说:大众亲密团结互助,却没有领导核心(君王),凶险,说明群龙无首难以成事。
拥护领袖,尊重领导,树诚立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方有可为。上比于下,下比于上,均不可强求,感化使然,自发自然。
统观爻辞:“九五”正位,即尊位,其他五阴爻皆环绕于他,这叫群阴应刚,上下相应,可谓大吉大利。
五行关系:上水下土,水克土,土容水。尽管有些妨碍或是有些矛盾,但在土的包容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亦无不吉。 所以《比卦》为悦卦,因此有《比》乐《师》忧之说。
平时我们占到此卦,就预示着喜乐、和顺,日常生活将是风调雨顺。不过,处世为人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凡事不必较真,要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当效贤明君王所为,正人君子所为。水土结合,方生万物。德高方生望重,望重方生爱戴。爱人者,人恒爱之。
欲调整运势,就不要孤芳自赏,孤立、自傲、专横、专擅等都是为人大忌。和乐共处,一团和气,方得吉利。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轻快流畅,意境优美;情景交融,千古绝唱。充分显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依惜别之情。
其实“孤帆远影”的境况是如何形成的,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会重蹈覆辙?很少有人去研究,有必要深悟其道。
搞事业,做买卖,都要注重同行之间的关系处理。同行相比,互利共赢;同行相斥,害莫大焉。相互倾轧、相互拆台、相互蒙骗的例子不为少数,其实都是失败者。抢先注册、冒名注册、名牌仿冒等,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也给企业自身带来灭顶之灾。诚信做事,老实做人,才是中正之道。
结伴旅行,身心愉悦。独行之侠,恐有不测。
遗物寻找,取近舍远;卧室橱柜,阳台车厢,洗手间,储藏阁等找找看。
婚姻要谨慎,不妨多观望。男方女友多,女方男友众,迷雾蒙蒙,恋情暧昧。追求理想婚姻,需持审慎态度。
防治胃病、泌尿疾病、颈椎疾病、浮肿等。
利西南,不利西北。
尽力改变吝啬之态,扩展气宇,减少猜疑,调整孤僻、固执的性格,不要动不动就与人论短长,和为贵,忍为高。
鲁迅曾有一篇文章《故乡》,着力塑造了闰土的农民形象,“闰土”之名大抵取于《比》,地上有水,水润土地,万物丰茂,犹万众同心,精诚团结。福泽于民,“闰”通于“润”也。
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润物”即雨水与万物之间,富有亲比之象,也富含《比》卦之寓意。
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第五十六象运用《比卦》预示了“四维时空的世界大战”,世界甚至宇宙大比武的局面。告诫人们要宽宏大量、精诚团结,守中待正,广结联盟,否则就会天下大乱。如果这则预言是正确的,那么就要在天机显现之时,减少迟疑、怠慢、犹豫等,进退迅速,攻守自如,以克敌制胜。
谶语:飞者非鸟, 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
颂语:海疆万里尽云烟 ,上迄云霄下及泉。 金母木公工幻弄, 干戈未接祸连天。
金圣叹批语:此象军用火,即乱不在兵之意。颂云,海疆万里,则战争之烈,不仅在于中国也。


图片音频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