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离骚》•阙歌一曲
——庚子年,读《离骚》。墨香漫远人,有感而念之。
作者:才斗
翻开2000多年页码,阅读《离骚》。兮了谁的思想区域?诗意了谁的缠绵在骚体世界微澜?
带着遥远的乡愁,在楚国、在江水诗声。一直诗声到千年等一回的庚子,迎来纪念屈原,阅读《离骚》却走不出《离骚》。
不写白发,阙歌一曲回转。不为词牌忙碌,只为古今比较而抒诗人“两袖清风见苍天”。
1.上阙歌•致敬诗人屈原
庚子读《离骚》,寓意了一种超越。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特殊的庚子特殊了一段生命记忆。如同诗人留下传世史记一样,走进历史长河。
不是吗?翻开诗人简历,记载了诗人在两千多年前的庚寅日,诞生于世家。父赐“灵均”之美名,名随天赋也。兼备素质与修养,皆诗人魂灵。日披江离芷草,佩挂秋兰结成索。
似成相似不相似,无法粘贴你的思想于自身。欠下诗人修心的债,不知吾此生,何时能还清?
不能跟随诗人度楚国山河,却能于今漫度红尘光阴。
心慌光阴似箭,岁月不等人。晨于大坡采木兰,傍晚小洲摘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把屈原感悟出来的岁月流年,搬入现代词语。认真写一世季节重复,人渐渐衰老。哲思于人生短暂,在时间矿里开采黄金。
诗人、故人、古人,两千多年深邃。我怎能不疯狂的向你致敬?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诗人情怀就是这样率先垂范,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我见过草原的马,驰骋纵横草原。江南的屈原啊!马背上的娇子。在祖国大地竖起了一座丰碑。
娇子,乃时任三闾大夫。发现当朝日渐邪恶,结党营私,不听忠言。你怀念唐尧虞舜先王,心系楚国兴衰。担心江山覆没,为自己国家奔忙、照料。
殊不知,你直言,君王怒。你无奈,声声呐喊:“指九天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诗人爱自己的祖国,我以我血荐轩辕。留给华夏儿女一首歌,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流芳千古。
读《离骚》,诗传体,用“我”第一人称,讲述诗人仕途渺茫之时,把一切看得很淡。向往栽种春兰、香草秋蕙,分垄培植,套种杜衡芳芷的田园生活。看到枝繁叶茂,等待收割时光的美景。借物喻人,丰富了情感。
情感在泪水里成殇,你揩干泪水,声声长叹:人生道路多艰难。追求佩戴蕙草,采集苣兰的日子。即便有一天死亡,无怨无悔。
两千多年前诗人为我们留下的浅浅淡淡,活在一烟雨,清在朦胧中。携一世情缘,抒绝版《离骚》。
2.中阕歌•反思求索求真道
诗人的路,艰难无法走下去。开始彷徨在“路径似未看清兮”的路上。反思在退身修整服装之间。
你一直在不懈努力,道出了流传至今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屈不饶的信念,支撑了诗人走下去的精神之魂。然而,精神没有让求索得到一丝回报,官职被贬。徒劳一生,竹篮打水。
你看清了世道混浊、善恶不分乱像。预感楚国大势已去。惟有“欲远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才换一种活法。因为你看到了“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的悲哀。选择孤独与流浪,选择西海。
这是诗人的去向,又不是诗人的去向。诗人用这样的选择,是不满朝廷采取的一种抗争。如果诗人看到秦军铁骑统一六国,你会仰天大笑吗?也许会哀声叹气、泪流满面,因为你有一颗爱国之心。
3.下阕歌•汨罗江水流诗声
诗人流浪远方,回眸故乡瞬间。一丝丝惆怅,写在脸上。你的随从同样悲伤,就连马匹也感怀自己故土,退缩不肯前行。“仆夫悲于马怀兮,蜷局故而不行”。
诗人无奈了,看到自己的故乡,“乱曰:己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你不用去找舜帝评理,不会有人给你一线为国效力的生机。
你不能实现一个政治家的梦想,只有安排自己的居所:“即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你的一生吗?悲壮兮,诗意兮!
诗人《离骚》,一幅“叫天漫天星斗,叫地一片无语。含泪一腔血,投宿汨罗江”的画卷,行走两千多年。
你死了吗?不,你还活着。《离骚》死了吗?不,我的身体一直流着你骚体的血。
一部人生轨迹兮了,住宿这个民族,这块土地,安详栖息。乡愁面容,依旧鲜活模样。一身长衫,依旧随风飘逸。
你真的死了,死成一幕悲剧。你真的活着,那是你的魂。山河还在,《离骚》还在。你的尊严、你的浪漫情怀还在。来兮,归兮几千年,惟有江水,日复一日泛起朵朵浪花,轻唱一曲曲千千阙歌。

作者简介:
才玉书,笔名才斗。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专业编剧委员会编剧。 进修首届全国影视编剧高级研修班。 作品散见《沈阳日报》副刊、《本溪日报》副刊、《南国散文诗报》、《辽河》文学月刊、《辽宁诗界》季刊、《宁远文学》双月刊、《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中华网》、《新华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