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星火文苑 星火文苑文学平台 2019-06-03星火
xing'huo'wen'yuan
今日荐赏
《盛世庞贝》承德排球纪实小说系列连载(三) 作者:董香
这是一本来自真实的历史并用愿望铸成的抒情小说,小说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作者对承德排球的美好史诗。
《盛世庞贝》纪实小说正传:
这是一部:
记录“承德排球盛世”的抒情文字;
与一册
‘维纳斯’般的完美‘影集’
而交织成的一幅承德排球盛世五十年之历史长卷!
如果你的眼睛愿意,如果你的心灵愿意,你可以瞬间成为长卷里的旅行者!
请跟我来。。。
请跟我、先从它的诞生寻起。。。
请跟我走进上个世纪中叶的历史。
《‘庞贝古址’源缘聚地--承德师范》
·1945年,洪殿试来到了承德师范直到1949年一直担任体育老师!
·1949年,扬趾麟来了,担任了男女合校后第一任承德师范的校长。
·1949年,16岁的邵春之来了,他从青龙老家来承德师范求学。
·1949年,焉曰阳来了,他也是从老家来这里求学入校。
·1950年,施长润从东北师大毕业来到这里担任物理老师。
·1950年,杨永庆来了,徐杰也来了。都从各自学校分配来此求学。
·1951年,王世泽从东北师大毕业来到这里担任数学老师
就这样,庞贝古址‘承德师范’引来许多老师和学生聚此认知排球,参与排球,很快,排球在承德师范生根发芽。
自此,本书历史故事的主人公依次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可见,由承德师范着手缔造出后来的‘庞贝’般承德排球的辉煌是历史必然的!因为上至校长老师,下至学生都传奇般的在这古址相聚了。就好像为了一个当时还不知道的目标!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现在回想都会感叹,那是怎样的一个‘缘’字了得!更不禁动容,承德师范是带着怎样的一身‘神气’点燃了那段辉煌!
这片古址上。后来更是不知培养出了多少排球人!如今,它依旧越来越完美的散着“缘”芳。
《缘的名字》
那年 叶正年轻
花恰年少
绿住了光阴与记忆的水呀
也染了红芳粉艳
只能在倒影中团聚的故事
是旧照片做的画
花走了,又回来了
颜色熟了的品格
是逆风回眸的凝神
重新安坐
碧绿之中
《‘庞贝古址’的延伸--承德卫校》
1952年秋到1955夏,是这个‘庞贝古址’面积得以扩大的3年!
1952年承德卫校因本区域生源匮乏而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广东招生,这个决策的结果客观上延伸了‘庞贝古址’的面积和范围!从单单一个师范,又延伸到了一个卫校!因为广东台山是全国著名的排球之乡。
于是:1952年,台山人马耀明,朱百枢被招入了三年学制的承德卫校。在卫校领导的明确指示下,开始了卫校“老广”排球队的承德短暂三年的历史!史称:“卫校老广队”!其打法特点善于防守,队员动作灵活。
之后的1952到1955年,是承德排球历史的第一个高潮期,因为卫校与承师两校排球队每周一次的公开对抗比赛不仅是南北排球技艺的大切磋;更是承德普通百姓眼中的一道风景一道精神食粮,不仅是两队竞技擂台大比武的风采3年,也是两队联合组队代表热河省出赛的三年,这被史称为‘南北对抗赛’的三年是对承德排球大众普及氛围扎实烘托缔造的三年!
也就是两队频繁对抗赛的短短3年,每周每场赛事都成了承德人民的一道必须欣赏的风景!不要小看这3年的百多场露天开放的比赛,那正是‘承德古城排球气息’首个最繁盛的时期!也是承德的群众排球氛围开始营造起来的3年!
如今聪明的读者可以想象,什么体育项目能如此的在一个区域精彩的、如此激情地、‘宣传’三年,那么它一定是会家喻户晓!掀起引领群众追随与参与起来的热潮。
是的!那时的承德也还没有电视,除了看现场排球比赛外,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精神食粮,年久失修的破园子‘离宫’更比不上这每周球赛掀起的惊厥,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在球赛上,聚在自己喜欢的‘明星队员身上’然后再传播议论,之后又再齐聚赛场上继续助威与呐喊!周而复始历经三年!可想而知,这种热情感染下的庞贝古城是如何的排球盛景!我想人们对如今的世界级比赛也不过当时那般吧。
所以笔者更希望如今的承德也可以每周都上演精彩的球赛!让群众能走出家门抛开电视,而近观比赛现场!那不仅是承德排球盛世的再现与延续,更是引领人民健康的一粒功药!
那时的两校是一桥一路之隔的邻居,距离不足500米。课余时间几乎都被排球聚在了一起,师范队当时以是一支具备了拦网扣球等基本技术的初级球队了,但是台山人为主的卫校队队员非常能吃苦,无畏烈日炎炎坚持训练的进取精神另他们进步神速!
有这样两支各具优势的队互为对手的赛事时代,是热河给后来的承德排球留下的历史最初根底!
还有,按惯例的排球队一般是教学训练出来的,但当时的承师和卫校两队可是在一起三年频繁比赛历练出来的,应战水平和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老广队员无疑担当了承德第一代六人排球球员们三年的真诚陪练!
笔者这里力图带着读者用重复反复的文字再滚动想像:当时的情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业余娱乐活动,避暑山庄也就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破园子,那么近乎天天都能看到一场精彩的排球比赛无疑是承德这个小小山城百姓的精神食粮!承德排球的历史大环境更是始此。
也就是如此,那时的排球家喻户晓,赛事就是吃瓜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王世泽,邵春之,焉曰阳,后来的杨永庆,徐杰等他们的名字几乎就是承德市的体育‘排球名星’,家喻户晓。他们更有各自最早的粉丝,乃至超粉‘追星族’,他们那作为承德第一代球员的影响力直接带动了和不断推动了承德排球日后四五十年的辉煌历史车轮!
(例如:一向以大力扣杀为经典的主攻手邵春之的追星少年王安长大后,就始于业余体校小排球队员,然后最终成了该校的校长)。
当时的承德排球就犹如曾经历史上真正的‘庞贝城’,人们生活安逸而单纯!
没有对外的比赛时,两队就是对手和玩友;遇到对外比赛时,两队就联合组队成战友和兄弟!
两队把之间的对抗比赛叫做‘较劲’,这回输的总想有个下回一定要赢回来的、激情般的、韶花心里!口述者邵春之就是现在每当忆起,心情还是起伏不以。
亲爱的读者们,当时承德的排球盛世可否立在眼前?可否有了如今承德排球亦该如此的心动?因为断档的辉煌比未始的精彩岂不更令人惋惜!?
《庞贝之缘的信仰》
一腔半个世纪的澎湃
就那么化成一滴
浓红。。
让复兴 更续鲜活!
那红 一直通络的方向
是一束更比一束
清晰的光茫
被留与抛不断地雕琢
高高举起的永远是
少年勇敢的手
犹如 必须奔跑的激情里
不眨的睛。。
直到盖尽华茂的心神
融入深土的骨里
而让 注成古老的褐沙
不惧彷徨!
回想那1952年前,还没有卫校老广队的时代,承师队鹤立鸡群,囊括所有省内所有冠军而孤独求败!有了老广队的三年,‘承师’不再孤掌难鸣!
也就是在1952到1955‘南北对抗赛’的三年里,他们一共代表各校正式比赛五次,前四次冠军均属于师范,第五次‘或许’是因为师范主力焉曰阳、邵春之已经毕业离校,更主要是先驱之花王世泽的升迁调离后,承德师范似乎没有专人再具体‘张罗’排球之事。加之师弟徐杰、杨永庆他们年龄尚小,意识还不够成熟,在最后一年1955年卫校男女队终于赢了一次承师队!而获得了这承德排球历史上两队最后一次交手的冠军。
这最终一次的以卫校队为冠军的结果也成为了‘承德排球’历史首个小辉煌的一个小终结!自此以后,‘庞贝古址’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承德师范’唯一区域!
星火团队
法律顾问:李木子
技术顾问:矿
技术指导:老兵
现代诗责编:净心
古诗词责编:第六弦
小说散文责编:石桥过客
故事杂文责编:宁静致远
同题诗组责编:雨过天晴/深山篝火
审稿兼效果:方源
诗评组:石桥过客/虎哥/雪地等春/净心/深山篝火
古诗词专评/第六弦
主播:把梦留给海/云霞/吉祥如意
主管:石桥过客
平台主编:思馨
认真严肃
星火文苑投稿须知
本平台致力于搭建诗歌,散文,古诗词,小说(长,中。短,微),故事及随笔为主的文学学习交流平台,你有作品、我有平台,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踊跃投稿。
投稿微信:Lang1641146556。
稿件内容:标题、作者、正文、作者简介(100字以内并附本人照片)。
文章要求原创首发,严禁抄袭,谢绝一稿多投,文责自负,一旦投稿,则视为授权本平台。
内容需健康、正能量、不涉政。
关于排版:古体诗不少于3首,不接收单首投稿。作者可以自己配图,如果没有图,小编将从网络选取图片。
投稿后,发布时间约在一星期内,期间请勿转投其他平台!半月内可接到发刊通知,逾期未收到通知,可另行处理。
.稿费分配::
单个文章发表一周内,打赏累计20元以上,30%留作平台运营经费,70%以微信红包方式发给作者和主播,(若为诵读稿件,与诵读者各半),作者也可自己或委托他(她)人诵读稿件,将作品及录音文件发送至平台(录制文件为mp3或“荔枝”录音)
超过一星期后的赞赏不予发放给作者。赞赏15天后结算请加投稿微信领取红包。一周内赞赏到账金额20元以内(含20元)不予发放。作者必须关注平台和加主编微信(Lang1641146556)
没有赞赏就没有报酬。
本平台所发一切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星火文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