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阴的味道
文/刘艳芹
“还是以前的味道吗?”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记得上次去四川,是在2002年的七月。那时我还在单位上班,为谈一桩个人的生意,特意向单位请了三天假,匆忙飞往成都,之后又去了邛崃。短暂的旅程中,客户朋友带我们去了成都的几个景点,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说实话,那次川行,确实有些意犹未尽,但时间有限,还是按原订计划在第三天飞回了北京。
直到几天前,我带着孩子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成都,时隔整整17年。因这次旅行纯属度假,脚步自然放慢了许多。除了重温上次去过的武侯祠,这次又去了锦鲤、杜甫草堂,四川博物院等。期间,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成都的宽窄巷子,一张张铺子文艺复古,一条条巷子风情浪漫,一方方美食色香诱人。
那天,当我步入巷子,走过美食街,再次看到门楣上悬挂的“肘花汤”这个名字时,不由自主地跟着人群走了进去。因为上次来成都,在第二天的早餐上,朋友也是宴请我们品尝这个当地特色。不同的是,那次我们去了成都街头的路边小店,而非这里的美食街。也许是怀旧,不仅仅是对当年那碗“肘花汤”的怀念,还有当时一路陪伴我们的友人、蒙蒙的细雨,葳蕤壮观的芭蕉林,仿佛一一回到我的眼前。此时此刻,竟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于是,也就有了文字开头的那一幕。

我在想,美食的味道,其实真的很像光阴,时隔多年,美味没有变,变了的只是心情、风景,以及陪你看风景的人。
不是吗?当年的我,步履匆匆,来不及欣赏沿途的美景,就匆匆离开;而现在,可以携一份悠然和雅兴,再次来到美丽的古城。是旧地重游,还是故人归来?似曾相识花落去,此时,我居然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这些年,走遍名山秀水,听尽涛声云语,也在用心丈量时间的距离。一寸一寸,每一次的徒步,都是灵魂的洗练和升华;每一场的触摸,都有深深的感动和不舍。也更加懂得,光阴之于我们,可以很远很远,也可以很近很近。
多少次曾经的相遇,多少个寻常的画面,多少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多少个擦肩而过的路人,都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被流年淡化和风干,直到了无踪影。
有句名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若干年以后,当我再次来到古城,踏进这条巷子,那时的阳光还在吗?那里的风景,是否还葆有年轻的柔软和感动?
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当我再次重游蜀地,巷子的一切都在,只是黄昏的斜阳更斜,店主的叫卖声也会由清脆变成沧桑。那时,如果孩子还来陪我看巷子,再次问起我对美食的感觉,我会告诉他,这是光阴的味道。
责任编辑:彭永征
作者简介:
刘艳芹,笔名如烟,河北廊坊人;当代先锋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当代先锋文学总编,“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排行榜”第二名获奖者,《当代先锋文学(2019秋冬卷)》头条诗人,《当代先锋文学》2019年度“最佳创作奖”获奖者。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作家文摘》《当代先锋文学》《中国诗歌网》《河北文学之声》等全国各地期刊及微信平台。著有诗集《陌上春几行》。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