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爱诗人】郑东升,生于1950年,陕西省礼泉县骏马乡三郑村人,农民,种庄稼,务果树。热爱民族器乐,亦热爱诗歌,有多首诗歌、散文,在国家级、省、市网媒和纸媒发表,2019年6月《中国乐坛》杂志出版诗歌专集《丝竹心语》。现为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礼泉县戏曲家协会会员,伴奏员、演奏员。系《中国爱情诗刊》【中国爱情诗社】在线诗人。

☆《岁月的记忆》 (组诗)
□郑东升(陕西)
●那头老黄牛
那年月
不知是我陪你
还是你陪我
跟太阳一起出没
在泥土里打拼
我扬着农耕的皮鞭
在你身上划下道道伤痕
喂草料的时候
你却睁着温顺的眼睛
似乎不疼也不累
那时你已老了
我不该每次下手那么狠
你是村上同辈牛里最后一个被卖进“杀坊”的
当缰绳被经纪人拉走的那一刻
你突然回过头来
“哞”的长叫一声
这时,我手中的卖牛钱
便抖落了一地
如今我也老了
任岁月的皮鞭如何抽打
已无力爬起
只是我留在你身上的鞭印
一辈子疼在我心里

●钐 子
一转身
机械化就把农耕甩得老远
镰刀,钐子
还有杈把,木掀
这些忙农家具
都是庄稼人龙口夺食的快枪利器
如今却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
成了墙上的“挂货”
家中的摆设
钐子是诸葛亮发明的
手操古人的智慧
我在烈日下快刀斩乱麻
过刃收尸
一片片金黄在身后倒下
每年的颗粒归仓
是力气和技朮的拼杀
这几年每到三夏
收割机总在麦田吼叫
而割麦的高手却闲置在家
永逸无劳
真担心有一天不在之时
我这心爱的钐子
会被当作垃圾扔掉

●拾 麦
王婆八岁时就爱拾麦
现在八十岁还爱拾麦
她走不出她的麦地
生产队时候
一切都是集体的
拾的麦是个人的
王婆是拾麦的快手
两天拾的麦子
够他一年的口粮
她不是“皇上她妈拾麦
为了消遣”
麦粒在她眼里是金子豆豆
一粒麦丢在地里
有多可惜
她常常吃儿孙的剩饭
如今,果树地挤瘦了麦田
路上偶尔掉了麦穗
王婆还会去弯腰
“算黄算割”啼叫的时候
她就坐不住了
急扑急抓地在村外转悠
晚辈人都知道
王婆在寻找她的麦地
王婆还想去拾麦
2020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