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北文坛三剑客之3
文/萧军
重要的人物都是最后出场。今天来说洛北文坛三剑客的最后一位,文艺鬼才闫秀民。
关于这个神一般的人,我能说出来的,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凭“聊斋”独步文坛,直逼“闫”君,察古烁今。闫秀民的“新聊斋”系列故事,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主题,把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放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嬉笑怒骂、入木三分,人神交汇、警醒俗尘。用洛南话说,解气、解馋又解恨,让人读着顺心、看着舒心,就觉得跟这样的人交往,哪儿哪儿都放心。我在聊斋故事里读到了分明的爱与恨、读到了“公仆”的贪婪与“人民”的懦弱,读到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读到了一种“善恶有报,屡试不爽的”痛快。

靠诗词“秀”出学养,扬名立万,金声玉振。闫秀民先生担任洛南诗词学会石坡分会会长,也是当之无当之无愧的洛南诗词楹联主要力量。石坡中学诗词楹联教学进课堂,他是策划者,也是执行者;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洛南能够被授予全国“散曲之乡”,石坡中学功不可没,闫秀民功不可没。

闫秀民先生不仅在古诗词方面堪称翘楚,而且对于新诗创作也驾轻就熟他的心思。《劳动者的图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劳动者的图腾是国徽上的齿轮和麦穗 /劳动者的图腾是党旗上的铁锤和镰刀/劳动者的图腾是共和国旗帜上的五星/劳动者的图腾是春天种子发芽的声音/劳动者的图腾是夏日耕耘者的田陇/劳动者的图腾是秋收粮屯上的封条 /劳动者的图腾是冬季,雪龙号在南极破冰。 ”

靠诵读征服万“民”,斩金夺银。闫秀民先生不仅是创作型、学者型的书面语创新者,而且是激情型、即兴型的口头语佼佼者。在洛南县作家协会组织的多次主题征文以及文学公众号举办的读书会现场诵读中,他总是激情勃发。全力以赴;凭着有万分之一瑕疵的“洛南普通话”震撼全场,震慑心灵,不客气的说,在各种各样的评比中,他从来没下过前三名。他创作的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洛惠渠建成60周年的诗歌,就是自己创作、自己诵读,凭借精彩的二度演绎,在文朋诗友中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才华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即便是留言,也充满着信手拈来的洒脱和发自肺腑的真情。如他为“绿色五月走进云蒙”现场培训、写作、主题采风活动综合报道《朝圣》所写的留言:“这个五月使我们难忘,这个五月使我们铭心刻骨。是文学让我们结缘,是诗歌让我们相拥,禹平与清溪谷之水在洛河牵手,一同远行。我们在五月创造了一次奇迹,我们在云蒙收获了感动。风铃子声音清脆而唯美,众惠连诗韵铿锵而动情,书写惊煞白云,落墨回音鸣凤。大美云蒙兮久远,止绝诗韵兮昌盛。”

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闫秀民先生真正的实现了桃李满天下,有口皆碑;颂扬惊乾坤 ,无处不春风。在为他的作品留言最多、视他为男神的学生们的眼里,闫秀民先生就是一座比老君山还高的山峰、一条比禹平河还长的河流。

文艺鬼才岂是随便说说?我不止一次地亲睹他书法创作的风采:狂吸几口烟屁股,提笔蘸墨,不敢说惊天地泣鬼神,但也绝对是有气势、见风采。他的狂草作品《山神》《平民也精彩》笔随意动,墨伴心到,别有一番风韵,已经被我精心珍藏。

貌胜兄弟一筹,才出姊妹十分,骨子根根正直,却也蜷曲做人。柔可任君妄为,刚则怒发冲冠。半生教书育人,一直多才多艺,没法集中概括,且称“天赋神韵。”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艺鬼才闫秀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