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北文坛三剑客1
文学大哥李斌
文/云蒙山人
说实话,我最喜欢李斌迟到。因为只有迟到,他才像个小孩一样,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毫无例外地抛出他的口头禅——“那个,喔啥呢?”然后就是七七八八的关于迟到的理由。这解释想非常详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一样不缺。如果是说和谁吃饭,也会详细讲清楚吃了几个菜、都有几个人、谁说了什么话,谁又是怎么接的……内容虽然繁杂,但态度却从容,娓娓道来,让人不觉得寂寞。这可能就是李斌给人的第一象,“斌”不仅是文武双全,而且是彬彬有礼。

李斌会说地地道道的陕北话,大概是因为他曾经在外地求学吧。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是他在陕北用陕北话和陕北人对话,他百讲不烦,大家百听不厌。说是有一次去陕北旅游,车停在路边,一个陕北人非要收停车费,李斌就用陕北话问他,“那你不是背个包包,上面还写着为人民服务呢,咋还收钱呢?”那人一时犯不上劲、缓不过神,眼看着他们几个开着车大模大样绝尘而去。从后窗回头望去,那人还在犯嘀咕:“这啥人呢,陕北话说的这么好?”

李斌是高中教师,而且教英语。在他调侃的语气里,英语也可以很浪漫。比如,蚊子太瘦,没有多少肉,就是“没啥啃头”。碗呢,高度显然大于盘子,所以叫做“比碟子深”。至于枕头,以前的枕头外面是布、里面是稻糠或者荞麦皮,所以称“外布里糠”。国宝大熊猫动作笨(洛南话念喷)拙,所以称“喷的”……不过,他这调侃英语的水平和我有一拼,我也擅长此招,比如香蕉是“波能能”,丈夫是“还是别能的”,妻子是“歪夫”,问你到哪儿去就更有趣了,“娃儿有狗呢”——你还敢乱跑吗?每当我这用这些和他胡说的时候,他只好竖起大拇指,心服口服地说——“你牛!”

作为洛南爱故乡文学小组第二届领军人物,李斌出色履行着组长职责。接手之初,他就多方联系,结集出版了洛南爱故乡文学小组第一部作品集《盛世乡愁》。随后,又在作协的领导下,联手《禹平文学》平台,主办了文显山采风活动、禹平河写作培训、《巍巍云蒙》有奖征文颁奖等活动。

在全力谋划文学小组全盘工作的同时,李斌积极发现和培养乡土写手,邹小芳、苏民彩、薛超、李秀珍等洛州本土文学爱好者经过他的推荐,参加了省级乡土写作培训,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爱故乡文学组长,李斌率先垂范,亲自写作。他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味和深深的少年情,生动描摹写了自己的学校移山庙、家乡的动物植物以及童年趣事,颇有一番“朝花夕拾”的韵味。而他的亲历汶川地震和缅怀父亲的文章,更是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点赞、留言和转发。

如此堪称全才的李斌却有谦逊的态度,“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几年来,不管是文学小组组织活动,还是作协带队赴外地采风,哪怕是文朋诗友的私人小事,他作为较早拥有私家车的人,始终无怨无悔承担着义务司机职责,没有半句怨言,也从不谈及酬劳。即便有人很认真的要给加油,他也委婉而坚定地回绝了。

平常,他提及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和孙女。文友在一起聚会的时候,也会毫不见外地和她们视频,充满了慈爱,真是让人羡慕嫉妒。而他和妻子,超级教学能手闫乐荣在工作上堪称珠联璧合,双星璀璨。

身高可比姚明,颜值堪赛潘安,才华直追李白,德性有口皆碑。既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领导风,又有低调奢华的亲民范,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大哥李斌。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教坛耕耘33年,绝不凑合;自发教研23年,成果丰硕;兼职文史13年,普遍认可。本职之外喜欢追光逐影、舞文弄墨,愿结识更多求真、尚善、向美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