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的麦收
(小序:看到现在有的人把麦收写的那么美好,我真的无语了,你经历过麦收吗?下面我把我小时候的麦收经历写一下,看看象你写的那么令人神往?这是真实的经历)
农历四五月的天,亮的特别早。天刚蒙蒙亮,大概四点左右就被母亲叫醒,十分不情愿的穿上衣服,跟着父亲去自家的地里收小麦,父亲推着独轮车在前面走,我和哥哥姐姐懒散的走在父亲后面。
到了地里一字排开,父亲哥哥姐姐,每人薅五行,我人小薅三行,为的是不被他们落下太远。 干了没多久,手上就起泡了,钻心的痛。薅了二小时左右,母亲把早饭送来了,吃饭的时候也是休息的时候,舀上一碗大米粥,磕上一个咸鸭蛋,仿佛这就是世上最好的美味。
吃完早饭,容不得休息,又被催着干,这时太阳也出来了,汗水也出来了,流进眼睛里生疼,有的顺着脸颊流下,和着灰尘把脸染的一道白一道黑的,象父亲的话说,活象个鬼脸。
由于长时间的蹲着薅,脚后跟的筋也疼的受不了,紧接着腰背胳膊手腕,浑身上下没有一个舒服的地方。好容易捱到晌天,也就是中午,赤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真想找个阴凉的地方躲一下,没办法,薅出来的小麦要用推车推到场里去,等推完了,又要用铡刀把小麦穗铡掉晾晒,这算是麦收中最轻的农活了,然后再把晾的差不多的小麦穗用机器脱粒,由于工序复杂,脱粒过程要好几家合伙才能完成,分挑麦头草,入麦穗,挑麦穗,接小麦等好几拨人,等脱粒完后,胳膊手上被麦芒扎的钻心的痒,但也顾不上这些了,人就象虚脱了一样,躺在麦头草上休息好久,才缓过来。
最后扬麦糠晾小麦,大概连收带脱粒得七八天工夫。
这其中的劳累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根本不象某些人写的那样。
最后请某些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上班的,别美化麦收,它根本没有你笔下那么的浪漫,你的作品是对农民的嘲笑和污蔑,你经历过麦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