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梁峰之给笨鸟准备矮树枝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
何谓笨鸟?同类中长得矮小,身体较弱,呆头呆脑,不灵活,能力差,不能独立寻食,受过伤没有恢复,天生残疾……
但在大自然中,无论聪明鸟,正常鸟还是笨鸟,都有适合它们生存的空间。大道的博爱体现在它能生养万物。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若能拜自然为师,遵照老子的教导,学习大自然的宽广胸怀,博爱万物,不仅允许笨鸟存在,更要给笨鸟提供停留的矮枝。那他离成功的教育就不远了。

那么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矮树枝是什么呢?
学生赵某,虽然人在初中教室了,但是他的数学知识基础还在小学三四年级。加法、乘法的意义,加法、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不懂。老师上课讲初中新知识,他如外星人听天书。如果不想办法给他补补,他就彻底跟不上节奏,只能遭放弃。
有次,为了让他能学懂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我利用午自习前的时间,让赵同学站在黑板前,然后我开始问,让他回答。黑板是什么形状?他不知道我问啥。我就再具体,“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他终于知道了,长方形。我继续问“那黑板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娃不会了。我提醒“一周就是一圈,周长就是一圈的长度。”我继续说“你来,在黑板上指出来,黑板的一周。”孩子终于能够知道,一周就是四个边了。我也才知道了,娃不理解“周”的意思。接着周长就是四个边长度之和。拿来直尺,我们两个亲自量,短边(宽),长边(长)。两个短边一样长,两个长边一样长。那就是2个1.52米,2个4.1米。那么,我们计算周长吧。1.52+1.52+4.1+4.1=11.24(米)。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2个1.52是多少?用啥法?可以用加法。我们刚才用过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乘法,运算起来比较方便。写作“2×1.52=3.04”那同样的道理,2个4.1是多少?也可用乘法,就是2×4.1=8.2。把这2个1.52和2个4.1加起来,就是黑板一圈的长,就是黑板的周长,那就是“2×1.52+2×4.1=11.24。”你看这两种方法得出来的数字一样。后面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我们再进一步看,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因为刚才那个加法运算中,还有乘法运算,而且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和。我们还可以这样办,把那个相同的因数2提出来。用括号把加法括起来。2×(1.52+4.1)=2×5.62=11.24。先算和再算积,结果一样。所以我们这样写也可以。那你看,课本上的周长公式和哪个公式一样?那我现在问:“那个c代表长方形的什么?a和b呢?2a和2b呢?”“那么长方形周长公式理解了吧?还是你来叙述吧!”“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长和两个宽之和。”写成公式就是:2×(a+b)=c或者2a+2b=c或者a+a+b+b=c。你看看哪个简便呢?娃说“最后一个式子简便。”我明白了。对,很好理解嘛!但是它书写起来麻烦,太长,所以,前面两个写起来比较简便。那么桌子的周长,凳子的周长呢?

我这个语文老师教孩子学数学有点外行,但是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基础差的孩子,学习数学,无所谓基础,从直观上先让学生认识概念。像前面例子中的“周长”。再让孩子动手亲自量,加深对概念中的因素的认识和理解。在运算过程中,让孩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体会。这不是老师能讲给学生的。学知识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概括,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我送给孩子一架梯子,看着他像蜗牛一样慢慢慢慢地爬着,直到目的地。你不能急,不能烦,不能埋怨,你可以提醒,可以拉一把,扶正,但是不能代替,耐心等待好了!
我们给孩子准备的是树枝,而孩子赠给我们的是无价之宝。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出发点,思维过程,语言表达,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掌握了学生学习的秘密!从而让我知道了,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给孩子能达到的平台,适时引导,扶持他登上他能达到的高度,找到他临时的栖息地。
今年接手的一个小男孩并不傻,由于家庭原因,初中了,汉字识字量不到20个。怎么办?发动全班同学给他当老师,教拼音,教查字典,领读课文……让孩子将每天结识的“新朋友”,连成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当孩子第一次能独立写出来“我有一个语文老师,我有许多同学,我爱学语文。”时,那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自豪与满足溢满了孩子的内心!他找回了他应有的快乐!作为老师,我也有了成就感。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接受笨鸟的存在,不要抱怨它们的笨,再笨的鸟,迟早都会飞起来的。而目前是为以后飞翔所做的准备。你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吗?
一只要横渡大海的鸟,也许第一次跨越,鸟妈妈得给它准备一个树枝,当它第一次安全飞过大海后,它飞累了会借助水面上的芦苇,大胆登上偶然遇到的轮船,以及悠闲的去岛屿上游玩。波涛汹涌时,它的翅膀会碰到波浪,但是,请你放心,它会飞了,波浪能奈它何!
笨鸟也有矮树枝!就看你愿不愿,能不能适时地提供给它。
作者:如蚁人生,梁峰,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初级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