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篇章简短 视阈恢宏 ——古代三首篇幅至短、背景至宏、信息至巨的诗章
(平水韵)
◎董 文 海
①荊轲(?)——《渡易水歌》
(下 一 先)
离魂别梦亊如烟,风雨萧萧咽管弦。
十五字歌寒易水,八千里路报丹燕。
刺秦早作身先殉,去国何求曲后圆。
两句殇辞封故史,古今谁读不凄然。
②北朝民歌——《敕勒歌》
(下 七 阳)
天地豪情聚短章,苍茫敕勒傲风光。
金歌玉阕传千载,幻景霓图汇七行。
堪叹周南吟隽雅,更钦漠北韵轩昂。
穹窿旷野牵长调,永励诗坛领壮吭。
③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下 七 阳)
豪雄四句悟迷茫,溯古忧今义理昂。
武锁军帷身辍志,文离汉魏道无方。
幽州一叹惊聋聩,鼙鼓三擂醒盛唐。
绝响悲风疏世宇,终牵李杜与韩章。
[说 明]
初唐的陈子昂,连同他的这首震古烁今的《登幽州台歌》,绝对成为唐初文坛的悲情文圣。他是最早不满当时文坛“文章道弊五百年”,提出继承“汉魏风骨”的先驱巨擘。《登幽州台歌》,正是当时这种痛苦的追求、探索,而看不到前景的浩叹。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文史信息量。为盛唐及以后诗坛李、杜、白和散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等巨子的纷纭登台,最早擂响了催场鼙鼓。被公认为唐代文坛复兴的先哲。
第三句,“武锁……”,指陈子昂写是篇时,正作征伐契丹军的幕府,面对武周宗室纨绔统帅武攸宜,充满才智难伸、朽木难雕和寸功难立的苦闷、尴尬和徬徨。而这种个人遭际,则成为该诗产生的直接媒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