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与丑女(小小说)
文/李国庆
阿芳和阿莉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市同一个大机关,又同在一个办公室任秘书。
要说两人的长相,可真是一个天、一个地。阿莉天生丽质,花容月貌,“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若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春,迷下蔡。”往街上一走,回头率绝对百分之百。阿芳呢,虽不至“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但那副尊容,她自己每每照镜子都感到伤心,唯有暗自怨恨爹妈而已。
阿莉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慧颖悟,多才多艺: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对摄影也颇为在行,唱歌跳舞绝不含糊,体育活动有几招很为拿手,偶尔客串一下主持亦能应付自如,讲笑话妙趣生,说相声赢得满堂喝彩……
阿芳呢,笨嘴拙舌,才干平平,几乎找不到任何亮点。
同事们无不浩叹,在她俩身上集中反映了“马太效应”: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
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独领风骚、占尽春色的阿莉在仕途上却并不顺利,无论她怎样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干得如何出色,每项任务完成得无可挑剔,可就是提不上去,到头来还是个小科员;可阿芳呢,没几年功夫,副股长、股长、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已经有消息传出,只等处长退休,那宝座嘛,非阿芳莫属。
难道真应了那句俗话:上帝是公平的,这个盘子里多一点,那个盘子里就会少一点?
同事们纳闷,亲朋好友纳闷,连有些上级领导也感到纳闷……
随着时间的推移,谜底出来了,原来单位的主任兼党委书记也是个丑女,她每次出差就喜欢带阿芳。阿芳别的本事没有,可照顾、伺候主任却是尽心竭力,无微不至:陪她逛街、购物;天阴了,不忘给她打伞;太阳辣了,适时递上一顶太阳帽;就餐时,专点她爱吃的菜;睡觉时,给她暖被窝,帮她梳头、洗脚、洗内衣内裤;每次出差回来,都要给主任的女儿带上一份珍贵的礼品;平日,代收红包、礼品……
因此,每次有提干的机会,到最后开会定盘的时候,都是主任一锤定音:“阿芳这人老实、本分、办事牢靠,这样的人我们用起来放心;我看,就提阿芳吧……”这样,常委们都得跟着举手。
阿莉也有无数次提干的机会,由于她工作能力强,善于待人处世,帮她说好话的人很多,包括一些常委。可是,等大家充分发表完意见,主任总是耷拉着眼皮,不紧不慢地说:“阿莉是不错,可这人骄傲,爱出风头,我看还是摆一摆吧,以后还有机会嘛……”
主任的话就是圣旨,她既然这么说了,谁还敢吭气?
如今,阿芳荣升处座已经多年,阿莉还是个副科。
阿莉心中有委屈总爱对老公诉说:“老公,阿芳干的那些事儿我也会干呀,可主任为什么总不给我机会呢?”
老公“哈哈”笑道:“你错了,一个美女、一个丑女在一起,丑女不是愈显其丑吗?”
我们编辑部的楼下就是区档案馆。档案馆馆长名叫颜冰,是个漂漂亮亮的少妇。她知书达礼,为人谦和,平时见到我总是李老师长李老师短,有时还要恭维上几句:李老师是大才子大手笔,我们经常拜读你的文章,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呢,只好自我解嘲:古往今来,百无一用是书生,哪儿比得上你们当官的?有权有势有地位,整天吃香的喝辣的,好事都往你们身上靠,谁人不羡慕?她反驳我:当官有啥好?在台上的时候,别人吹你捧你抬你,有朝一日拜拜了,谁还拿正眼瞅你?还是知识管用,藏在肚子里谁也偷不走,有学问的人什么时候都受人尊敬,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真是让人羡慕。
嘿,这个小女人,还真看不出来,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让你听了心里又舒服又滋润。唉,在如今的衙门里,像这样淡化“官本位”意识的明白人真是凤毛麟角,愈见其珍贵稀罕了。不过也许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不信你让她换个核心要害部门试试?
那一天,区档案馆申报省“五星级”档案馆,省市有关部门组织考评验收,编辑部派我前去采访。
开完审评会,照例是公款请客。来到宴会大厅,客人陆陆续续来了,都是有官衔的,大到省里的馆长处长,小到区里的科长股长,数来数去,只有我一个人是“白丁”。“既来之则安之”,我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来,兀自安慰自己:要比官衔,这些人都没我大,我是谁?“无冕之王!”这“阿Q精神”真管用,没几分钟,也就呼吸顺畅、神态自如了。
“李叔叔,你好。”旁边有人叫我,原来是小赵蕙,我儿子中学同学,前两年考取公务员,几天前提了个副股长,也成了特邀嘉宾。
因为要等几位主要领导,桌子上虽然摆满山珍海味,但谁也没敢动筷。于是,我和赵蕙闲聊起来。
赵蕙以羡慕的口气说:“李叔叔,你真不简单,把李骏培养成了博士生。”她叹了口气,“我本来也想读上去,可家里那种情况,没办法,我只好……”
我宽慰她:“你现在不也挺好吗,刚工作两年就有了一官半职,以后嘛,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赵蕙摇摇头,“还是做学问好,有自己的东西;当官有什么,像我现在,业务全荒废了,几年研究生白读了……”
我还想劝她几句,档案馆的办公室主任栾菊走过来,低声对我说:“李老师,你出来一下。”
她带着我在宾馆里七拐八拐,转来转去,最后走进一间自助餐厅,里面都是他们档案馆的普通职工在用餐。栾菊多皮少肉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李老师,你就在这儿随意吧,我去招呼客人了。”
这真应了本地的一句俗话:尿泡打人,不疼,胀脖子。
“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一股酸楚的滋味从胃底泛上来,我忍了又忍,才算没让眼泪掉出来。
“去他妈的‘无冕之王’吧!”我在心里暗暗发了毒誓:等我有了孙子,一定要从小培养他当官,清高到我这一辈为止……”
责任编辑:彭永征
李国庆,男,汉族,自1972年以来,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杂文、随笔、剧本、论文、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文艺评论及新闻作品5000余篇,计500余万字,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五十余项,现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作家传略》《云南作家传略》《云南当代作家、评论家传略》收有小传。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参加诗歌大奖赛者,请在邮箱标题栏目注明“当代先锋文学诗歌大奖赛”字样,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魏红霞 李磊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