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荷尖上的男神
文/张正阳
一条蜿蜒曲折、奔腾不息的洛河在流出源头80公里后,在洛南县古老的柏峪寺薛湾村拐了一个U字型的弯,用它磅礴神奇的力量和草链岭下黑龙潭洛河源头的仙气孕育了这一方灵秀的沃土,并诞生了三位令村子里乃至全镇、全县引以为傲的三位男神,他们是诗词楹联协会会长韩天民、作家协会主席刘剑锋、美术家协会会长李志全。
李志全,館員,齋稱“泥香”,原洛南縣文化館館長、美術輔導幹部,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群衆文化學會會員、陝西省楹聯會會員、商洛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商洛市倉頡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日、韓、新國際書畵家友好聯盟副秘書長,商洛市第二届政協委员。

李志全先生喜爱荷花,更喜欢画荷花,他画的荷花具有非常的神韵。看他的每一幅画作:画面中心是藏于荷叶间的白荷花数朵,画中有两柄如伞之荷,通天彻地,荷梗刚劲又婀娜,其姿其态优美无比。荷叶的画法,是极为随意的“破笔”,却很是和谐统一。志全画荷总是有自己的“主见”,注重“立意”,意在笔先。他认为只有这样,画中的笔和墨才会生动达意。
志全画的荷干一般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荷心看上去宛如矗立水中央一般,两柄如伞之荷下,有“才露尖尖角”的嫩荷,有始绽的小荷,有渐长的小荷。荷姿丰富,笔墨各异,富有变化。水纹寥寥,水草疏密,行笔疾劲,为他人所难模仿。

细看志全先生笔下的荷有时酷似水纹中的一笔淡墨,似小草,却又更似水中之影。给人无穷无尽的朦胧美。在墨色方面,自近而远,由浓至淡,浓淡相间,臻于化境。
除了在用笔、用墨、用色、用水、布局等方面独辟蹊径,在画时,常施以清淡轻灵之笔,绝近处以浓墨为主、干湿浓淡变化丰富的破笔画荷叶,既间以抑扬有致的白荷花,随衬以淡墨荷叶,顶部又画数片花与叶,笔墨生动。花若隐若现,宛如含羞少女。
志全先生的荷构图的饱满。总是把蓬勃展开的荷叶,以浓墨泼写,以淡墨写出,烘托出几丛荷叶的纵横气势。在整体氛围的渲染上,尽显熟练老到:以花青罩染荷叶,粉红浅抹荷花,朱红间黄点出花蕊,渲染出秋日荷塘的氤氲。真是“江水秋弥洁,潆洄玉有文。芙蓉向风合,花影自缤纷”,可谓画龙点睛的鬼才之作。

圈内专业人士对志全先生的评价是:“画荷疏密有致、用笔豪放大气、格调清新典雅,仿佛预示着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具有一股强劲的蓬勃向上之势"。的确先生每一幅荷都有卓然飘逸的。画面仿佛把人们带进一池荷塘,一朵朵荷在晨风的吹拂下,傲然地随风舒展着筋骨,而荷叶疏影中一朵高雅洁白的荷花已悄然绽放;几枝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志全先生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洒脱中含缜密、酣畅中寓意蕴,令人称道折服。其用笔鲁朴疏狂,持搏雪傲霜之气;架构自然忘形,汲天地灵气之精;泼墨简淡高古,意境深远含蓄。浓墨的叶片、灵动的花瓣,柔美万千,引人入胜,伫立的鸟儿更显栩栩如生,这样一幅清新脱俗的作品,展现画家真挚的情怀,是让人在花香浓浓中感受到传统艺术魅力的佳作,具有很高的价值。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自古以来就被文人骚客所追捧,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被人们视为君子,寄托着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
在佛教中,荷花是神圣洁净的圣物,在人们心中是真善美的化身。画家笔墨下写意大气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鲜亮的工笔荷,我们都能从中读出荷的美丽与纯洁。她们像亭亭玉立、肌肤水灵的圣洁仙女,总会让人心中愉悦、神清气爽。
志全老师是的荷花有自己的特色。琳琅满目的叶子和花朵充满整个画面,几只刚劲有力的水草横空出世,更有几只蓝蜻蜓映射着澄澈的天空、湖水,哪怕是池塘的颜色。
天空的蓝,在蜻蜓的翅膀上;荷花的美,在志全的画笔下。他是一位在荷尖上的行走的男神。



作者简介:张正阳,男, 大学本科学历。内科副主任医师,自由诗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学会会员,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陕西诗歌》《大河诗刊》《青春文艺》《参花》《唐山文学》《圣地诗歌》《泾渭文艺》《秦川文化》《作家摇篮》 杂志, 曾出版诗集《岁月里的诗》两册 ,有1000首诗歌发表于全国各地微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