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刘阿姨3年前出现左腿酸软无力、左侧肢体抖动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患了帕金森病。让刘阿姨无奈的是,病情还在不断加重。她连起身、翻身都困难,晚上更是觉都睡不着,走路也总感觉腿脚无力,严重时需要别人搀扶,也无法独自穿衣服、上厕所。刘阿姨坚持了3年的药物治疗,但是这一年来,药效慢慢变差。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不断加大药量,却不见明显效果,每次药效仅能维持1—2小时左右。药效一过,她又要回到颤抖、僵硬、行动不便的状态。
帕金森病的症状给刘阿姨本人和家人都造成了诸多困扰。在家人的陪同下刘阿姨来到新乡市二院神经外科寻求进一步治疗。专家会诊并征得家人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左侧肢体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解决左侧肢体抖动的问题。
机器人立体定向手术
机器人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通过计算机定位系统和核磁共振融合,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以低于1毫米误差的精度、精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手术后,刘阿姨左侧肢体不再抖动,手灵活有力,脚走路轻松。自己感觉“走路比以前好多了”。吃饭、穿衣、走路等活动能够独立完成,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这些改变让她十分开心。刘阿姨说,症状好转,不仅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家人。
据了解,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百余家三甲医院投入使用。可适用于大约二十多种神经外科疾病手术,包括高血压脑出血、外伤等常见疾病,还包括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等功能性疾病。
新乡市二院此次的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标志着豫北地区神经外科迎来了“智能机器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