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红杏树下》
作者:卞荔莎
老喇子高山上的红杏树下,站着惊慌失措的十四岁女孩丹玫。七十年代初五月,东北宽岩县偏远山区,开在老喇子大队高山上的杏花粉红耀眼,把这片贫瘠的地方装扮的珠围翠绕,春色撩人。丹玫是个下放户的女儿,她随爸妈从城市来到穷山僻壤的老喇子大队,已经有半年了。“你能不能稳当点儿!整天疯疯闹闹的。看我把你在学校搞对像的事儿,告诉给妈妈!“这是丹玫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丹霞,一边用锄头铲着自留地,一边恶狠狠的对不好好干活的丹玫说着话。“我没有…”丹玫的脑袋嗡了一下,赶忙争辩着,尖下巴大眼睛的她,惊得张开嘴下巴不尖了,眼睛挤得也小啦。“你还说没有,我的同学告诉我说,学校都传遍了……”这是姐俩放了学在伺候自留地。此时,丹玫扔下了锄头,一阵狂奔,跑到了老喇子山上的红杏树下发呆。这种事情要是让妈妈知道了,她就完了。因为她是妈妈心中的乖乖女、贴心人儿。如果这样,她在妈妈那里的人设崩塌不说,说不上妈妈骂她或者打她呢……
老喇子大队小学泥墙草顶六间房一字排开,丹玫在中间四年级的小教室里。班级上的十几名同学,坐在破旧摇晃单薄的桌椅上听课。“朝夕相处的意思,就是早上见一面、晚上瞧一回,形容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很短。“这是王老师在摇头晃脑、操着一口的乡音,卖力的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丹玫心想,这老师是什么水平啊,把意思都给讲反了呀!下了课,丹玫找到老师给纠正了过来。从这以后,丹玫在语文课上特别的爱发言,老师也喜欢点她的名字,让她肆意的发挥,由此丹玫很喜欢上语文课。丹玫注意到了坐在她后面的一个男同学,瞅她的眼神即崇拜又迷离。这个男生起码有十六、七岁,是因为家里穷动不动就休学干农活、倒出点功夫就想上学的那种“高龄”学生。他叫李清源,是一个高高的个子、浓浓的头发、面容姣好的男孩儿。尽管在农田里风吹日晒,但是细腻微红的脸颊,丹玫愿意多看他几眼。有时候还愿意多和他说几句话。李清源是个腼腆的男孩,一说话脸就更红了,像一个熟透的大红苹果,这更让丹玫觉得有趣。丹玫看得出来,李清源瞅她的时候,都是用眼角偷偷的瞄她一眼又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令丹玫想入非非的流光溢彩。丹玫从来没有过对一个男孩子感兴趣过。但是现在她感觉得到,只要早晨上学的时候,只要是李清源高高的个子、红红的俊脸出现在教室门口,她的心里就有种莫名的兴奋,这时她会把语文书打开,声情并茂地大声读着课文,目不斜视,一本正经。在余光中,她看到了他在住意着她,丹玫就有了种辛福的满足感。有一次,丹玫跟同学们聊天,无意中说出了家里要挖一个地窖秋天放白菜,但家里人都不知道怎么挖。放学的时候,李清源带着五、六个身强力壮的男同学,拿着稿头和铁锹,到了学校后边就是丹玫的家后院,在起了头没挖好的泥土地上,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一人多深的地窖挖好了,并且告诉丹玫,再往上边铺盖一层厚厚的苞米桔,再盖上一层厚厚的土、留一个斜口就可以了。丹玫很感谢李清源和同学们,但家里除了装水的大缸里有小半缸水外,没有什么东西招待满脸大汗的同学们,这让她觉得很没有面子,不好意思。突然她想起来头一天家里的母鸡下了两个蛋,她立刻把大灶坑用包米桔点着,烧了半锅水,打了两个鸡蛋花,放了点盐,把香油瓶子控了又控,倒出了几滴香油,她把鸡蛋汤装到碗里,端给了同学们喝。但是,她给李清源的那碗鸡蛋汤,蛋花能多出几朵。而且她端着鸡蛋汤给李清源的时候,心跳得明显加快了,她的眼睛不敢直视李清源。仅此而已。怎么就能传到姐姐耳朵里她在搞对像呢?丹玫感到了深深的困惑和痛苦。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老喇子山上的大杏树上的花朵,在即将落下山的金色太阳的余光中,更显娇艳,但是丹玫的心却如晚霞中那一抹暗黑的云彩,沉重的跳动着。她不能不回家,山上的夜晚可是不消停,就说那些长虫、毛头鹰,丹玫想想就害怕。但她又不想回家,怕姐姐告诉了上地干活回到家里的爸妈,她搞对像的事儿,她将面临着什么呢?正当她左右为难的时候,姐姐丹霞出现在她的身边并温和地说:“丹玫,回家吧。我知道那些人都是瞎说,都是没有影的事儿。我不会跟爸妈提起这件事情。“丹玫的眼泪流出来了,抱紧了姐姐的腰……
很快,丹玫的爸妈就带着全家返城了。但李清源的音容笑貌,丹玫永远都不会忘记……
写于2020年6月9日
卞荔莎简历:祖籍江苏,现定居美国康州。职业医生。现任美华书会专栏作家、《魅力作家》文刊特邀作家。卞荔莎写过话剧、长、中、短篇小说。在《人民作家》等平台发表过记实文学连载、小说、散文等。其多首现代诗歌与律诗被中国CCTV央视礼宾编辑总部所收纳,编入到《当代诗坛领袖代表作品录》书籍中。卞荔莎爱好广泛:绘画、摄影、唱京剧、戏曲、歌曲、烹饪、户外运动、育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