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五脏六腑和意识思维等生命活动的功能。只有确保心神正常,各脏腑功能才能协调有序运转。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导致心神失常,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病症。反之,如果出现了心神异常等病症,将直接影响到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
精神活动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藏于五脏之中。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由此说明,精神活动与五脏之器息息相关,而且都发源于心神,以心神为主宰。心神如果失常,就会株连波及到其它内脏诸神,发生紊乱无常的变化。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其基础根于身体源于心性。其宗旨就是寻求身心平衡,气血平衡。平衡的效能,通常体现于常怀慈善悲悯之心。慈善悲悯之心,可以容纳难容之事,可以践行善良之举,可以贯通进退事理。
《黄帝内经》从生命本源上把握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生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绝对不能单纯机械的分割救治,单纯的机械的分割救治是极为鲁莽的。实践证明,所有精神上的不顺心与不谐和,都会引发相关脏器的各种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