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新筑东山观景台
文/老骥
髙台山顶立,
俯瞰下平川。
沙滩一弯月,
玉岛两浮天。
幽境虽云好,
诗文贤未题。
生花笔空老,
壮志负年年。
山 庙
文/老骥
山庙屡经过,
庙门常不开,
佛坛清净地,
何惧惹尘埃。
妙句躬题罢,
祥云逐日来。
黄墙明夕照,
路畔独徘徊。
论唐宋八大家
文/老骥
夫天下论文者,皆推唐宋八大家,斯诚为是也。八大家者乃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耳。八大家之文气壮而理达,辞畅而意远;独步其时,辉映千古;乃开辟以来文章之冠矣!故张伯行于《八大家文钞序》中云:“夫立言之士,自成一家难;其得称为大家;抑尤难也。是故巧言丽词以为工者,非大家也;钩章棘句以为奥者,非大家也;取青妃白骈四俪六以为华者,非大家也。大家之文,其气昌明而伟俊,其意精深而条达,其法严谨而变化无方,其辞简质而皆有所本;若悬星辰而上也,若决江河而下也;髙可以左右六经,而显足以周当世之务。”
然虽号称为八大家,而文章亦各有其色也。若以余臆之,可析为三类。韩愈、柳宗元、王安石可为一类,其文章之体曰高古简約。然则细而辨之,韩文简而畅,柳文简而涩,王文简而达。苏洵、苏辙、曾巩可为一类,其文章之体曰精深宛转。然则细而辨之,洵文深而远,辙文宛而顺,巩文明而条。而欧阳修,苏轼又为一类,其文章之体曰行云流水。然则细而辨之,欧文舒而浅,苏文漫而滑。乌乎!一类之文偏于髙古,其弊在于涩 ;三类之文偏于浅滑,其弊在于浮;而正而佳者,乃二类之文耳!
盖余读八家之文久矣,故能知其短长。采其长而弃其短,继为文之道,承为文之风,光为文之色,舍吾其谁矣!
过西山恒泉
文/老骥
昨日过恒泉
恒泉依旧流。
阴阳无改节,
朝暮未尝休。
其德配君子,
其情如隐侯。
始终怀素志,
耿耿到心头。
山 中 吟
文/老骥
行山之麓,
登岭之半。
悠悠独吟,
无人作伴。
春流可听,
新花足观。
微风枝曳,
闲云影乱。
耄耋将至,
不必长叹。
烈士暮年,
英气愈灿。
仰问天穹,
行吟泽畔。
知者甚少,
忌者甚惮。
意气相投,
遥在被岸。
俯瞰下土,
鸡虫无算。
驾我云車,
前路漫漫。
清明野行偶感
文/老骥
三月清明节,
随心过野塘。
呢呢春鸟语,
艳艳夭桃香。
黄岙故人逝。
南村旧宅荒。
春风今又至,
渺渺隔阴阳。
南 山 吟
文/老骥
人间无适处,
每独上南山。
身似鸟虫贱,
心如天地闲。
飘然陶令去,
放浪谪仙还。
虽老身犹健,
登临不觉艰。
患高血糖病感怀
文/老骥
百样香甜不容食,
养生唯有一盃茶。
纵然老去减风味,
犹自豪心看物华。
斜 阳
文/老骥
斜阳无限好,
老树色深浓。
溪水幽幽石,
疏林淡淡风。
逢人皆陌路,
看客亦鸡虫。
我辈同调者,
遥遥万里空。
树 下 吟
文/老骥
大树之下,可以乘凉。山中无伴,作诗一章。藏之名山,播之異乡。清风徐来,心境开张。白云孤洁,苍松轩昂。大道坦坦,去日堂堂。叔夜瑶琴,孟德杜康。所寄甚远,所思甚长。愿之为三,上下翱翔。虽无功业,亦擅文場。千古精粹,或有发揚。家虽贫陋,身则穷荒。继道承文,略有微光。老之将至,天行有常。闲对物变,来者泱泱。
与陈军野游
文/老骥
野坐相谈笑,
一盃茶作酬。
论文复论道,
求剑莫求舟
芳草年年绿,
杜鹃处处愁。
沧溟万里阔
毕竟亦东流。
小 草
文/老骥
路边生小草,
春至发黄花。
虽则清香薄,
亦知争物华。
难圆天际月,
易陋野人家。
随处良缘结,
慈航自有涯。
旧 林
文/老骥
斜阳将欲落,
独自坐空林。
点点春花浅,
森森老树深。
昔人今已殁,
来者尚沉吟。
年久不通梦,
谁知太古心。
叙 怀
文/老骥
去年逢烦事,
未尝恣游踪。
今年遇疫疾,
不能踏远峰。
龙蛇困浅池,
鵰鹗在矮笼。
性气自摧抑,
羽毛日失丰。
行吟多寂寞,
制作空自工。
无处识豪杰,
有谁知英雄,
憔悴守故乡,
太息水一方。
日行数里地,
何以满诗囊。
况其虫施虐,
乔松尽已亡。
弥望唯萧艾,
岭头占风光。
小旻各献姿。
大雅日就荒。
诗心唯自洁,
落笔成此章。
惜无与语者,
襟怀独为伤。
林 中
文/老骥
独坐林中久,
垂垂白日斜。
琴筝思故友,
酒食念漁家。
人事水中月,
功名镜里花。
尚喜身心健,
东陵且种瓜。
林 中 独 吟
文/老骥
林中过客少,
独坐夕思长。
佳友诚难得,
孤怀每易伤
诗文无孰识
廖廓一天霜。
临暮寻归路,
行吟水一方。
清 风 遐 思
文/老骥
林下清风冉冉來,
昂藏独坐出尘埃。
诸公皆有养生业,
唯我常登吹古台。
目极海疆寻尾穴,
心飞云外见蓬莱。
诗人境界自空阔,
天阙人寰万里开。
老树苍竹吟
文/老骥
相连成翠幄,
老树与苍竹。
我自独听琴,
清风吹不足。
寄身常比蘭,
守志更如玉。
但望存高远,
何言功绩薄。
大 魚 岙 记
文/老骥
夫金平之岛,有岙五。自东至西,为金鸡、黄泥、小平、西岙、大魚岙也。大魚处西北角,为岛之最僻处。盖大魚之名,有二说。一说昔时滩上搁浅一大魚,为众割肉而分之;故名大魚岙。一说岙形象之,其尾在上,其首在下;故名大魚岙。今岙中有路,名魚中巷,乃亦此意也。吾昔尝等大鱼之岡,俯而视之,但见茅屋数十间,零落而下,既僻且陋者耳!
盖大魚岙以其僻陋,凡婚嫁亦皆联于僻陋,从无婚嫁于通都大邑者。昔者,吾乡有邻女,美而头不长髮,秃秃然如尼。其不长髮也,乃其父之所传耳。年大而难嫁,而其难于嫁也,不但为非美,更甚者,乃恐传于儿女也。后不得已,乃嫁于大魚岙。其夫丑而黑,大于其十数岁,且多怪疾。出嫁日,邻女哭之甚哀。余亦为之泣下。
夫近年来,吾多游北陌,常自大魚岙过。至魚中巷,每有白头翁媪坐而晒日,悠悠然,有太古之韵。见此,则每令吾忆昔之事也!故为作《大魚岙记》云。
豪 怀
文/老骥
年龄虽已杖于国,
布局文章终未忘。
野草山云來笔底,
春花秋月动眉光。
飞身直可上天阙,
潜意亦能入地堂。
鬼怪神l明今古物,
笑谈驱使慨而慷。
西 洞 坪 记
文/老骥
夫西洞坪者,乃青沙之一佳处也。盖青沙之岙,外广而内狭。自海至河,乃万家骈居,巷街纵横,为繁盛之区也。而河以西则分为两岙,左为黄家岙,右为唐家岙。唐家岙远而曲,且逐次狭小,直至天梯与西山之谷。其尽头,乃西洞坪也!
夫西洞坪之状,东峰有洞,为昔之藏粮处。洞外为坪,方形,可二亩。坪外为野,老树、绿竹、芳草丛生焉。其间鸟悠然鸣、草油然绿、竹飘然摇、树苍然古。当日之斜,光穿林中,微风吹拂,草叶之光闪闪可爱。吾常独坐此,深爱之也。故名其曰“西洞坪”。
昔者此地多乱石。吾家筑屋,吾日撵车运石不止;车重每千餘斤,吾挽之如飞。其时,吾年方三十,身壮多力,虽日数十车,不觉劳也。而今忽忽已七十老翁矣!真如梦耳!
夫吾之游山,所过之幽处皆赐佳名。若好望谷、月牙湾、过贤庭、万木岭、双松驿、金刚嘴等不啻十数处。然境虽幽,景虽好,但惜独游而无高友为伴耳。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之感矣!
西陌观潮有感
文/老骥
潮回东海水,
坐待日暝时。
此意人难识,
吾心天可知。
江山千古在,
岁月百年迟。
李杜兼韩柳,
风流皆我师。
怀学强小诗友
文/老骥
与君一别已三秋,
难定滃州与饶州。
西陌曾吟月下钓,
东崖且坐听涛楼。
胸怀开阔无尘垢,
诗句飞腾有胜流。
通话殷勤问身健,
昨宵梦里又重游。
怀黄龙诗友
文/老骥
自从流疫起,
半载未登门。
惊乱平居梦,
愁添行客魂。
生死皆由命,
兴亡安足论。
英雄千古事,
谈笑付茶樽。
经过贤庭独思
文/老骥
山鸟听琴瑟,
空庭无一人。
悠悠行白法,
滚滚隔红尘。
何况乾坤大,
终容虮虱身。
心中多洞达,
下笔自通神。
《岳阳楼记》序
文/老骥
夫范仲淹之《岳阳楼记》,乃众之所读者也。其旨在推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也。
:然自古迄今,世上果有其人乎?或曰有,乃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属;以为其既为圣人,乃必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者耳。或曰有,乃汉文光武唐宗宋祖康熙之辈;以为其既为明君,乃必先天下之忧后天之乐者耳。或曰有,乃萧何曹参霍光孔明仁杰姚崇之侪,以为其既为贤相,乃必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者耳。
盖草创之际,缮甲兵、训士卒、养其民、同其苦、或亦有之。而一旦灭敌而得其国,则己先贵之、己先富之、己先高之、己先乐之;乃比比皆是也。此乃虽能先天之忧而忧,而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也!
吁!至于和平之时,无干戈之警,有门阀之阶;无贤愚之别,有朋比之奸;所多者,唯后天下之忧先天下之乐者耳!
余尝登岳阳楼,观洞庭之茫淼,读《岳阳楼记》于壁上;甚叹仲淹用心之苦与用笔之精也;然犹唤不醒世之先争乐者耳。悲夫!
烟雨日山游
文/老骥
烟雨湿诗意,
微风冷客心。
方过春草地,
又入古枫林。
佳友未能得,
高台每独临。
茫茫山水色,
怀古一何深。
烟雨日山游
文/老骥
烟雨湿诗意,
微风冷客心。
方过春草地,
又入古枫林。
佳友未能得,
高台每独临。
茫茫山水色,
怀古一何深。
睌 雾
文/老骥
海天生晚雾,
一片白茫茫。
岁月梦中过,
江山云里藏。
清谈国为误,
齐物世堪伤。
庄子解牛术。
太平可足当。
深 山
文/老骥
深山更深处,
空翠湿衣襟。
烟雨看无见,
落花听有音。
林中归鸟远,
谷底暮云深。
临晚犹留坐,
为题梁圃吟。
晚 游
文/老骥
午后天炎热,
今来作晚游。
池听蛙阁阁,
野思鹿呦呦。
大化任吾变,
长歌不足愁。
功名三十载,
李广未封侯。
隐 者 传
文/老骥
夫古之隐者,皆高士耳。虽柴车鹿裘,一旬九饭,亦不之厌也。汉之梁鸿,晋之陶潜,皆其类也!而今之隐者如何?不可知矣!
盖吾县之西南,有二高山焉。东曰插旗,西曰目石。二山之南,乃小关岙也。吾爱其树老径幽,草丰石奇而恒游矣。每过此,遥见山半有茅屋,悠悠然若有高人之居者。心甚向往之,而未得访耳。某日,偶逢一老翁,负薪,拄杖,余拜而扣之,乃山半之隐者也。大喜,遂随之至其茅屋。屋甚小,内有卧床,外但露坐而已。
与之语,知其昔为渔民;老而无依,入山中种枇杷而卖,以糊其口。所说世事,多羡艳之色,多不平之气,脱脱然乃一俗人耳。
特为之传云。
日 暮
文/老骥
日暮山中坐,
清凉对好风。
谁将天噫气,
亦欲别雌雄。
宋玉自多识,
屈原辞独工。
无人可言语,
唯有问苍穹。
山 中空庭独 坐
文/志骥
空庭孤坐久,
不见有人来。
山鸟飞还啄,
夕阳阴复开。
看云吾识剑,
观景孰登台。
草草膏粱辈,
岂堪名大才。
自南山望北山东楼
文/老骥
南山岡上坐,
对岭乃吾楼。
紫气连朝夕,
剑光冲斗牛。
苍天君子戚,
黎庶丈夫愁。
不是丹心在,
何关家国谋。
独坐小丘感怀
文/老骥
不得出门游九州,
只能独坐小山丘。
乔松尽死难留脚,
恶竹皆生多露头。
世事翻云浑似梦,
光阴逝水快如舟。
斜阳几度此身老,
空负鲲鹏万里谋。
有感六一儿童节
文/老骥
那时犹似童,
忽忽已颓翁。
竹马戏园里,
纸鸢扬晚空。
转头今古变,
作梦死生同。
历历人生路,
谁能功业丰。
咏诗友项修建
文/老骥
凌晨修建已开摊,
宰肉生涯自亦难。
巧手犹能制盆景
妙思更欲到诗坛。
为人潇洒淡功利,
作画浑茫追浪漫。
无限灵心无限发,
九霄高处不堪寒。
田 父 记
文/老骥
夫小关岙者,背依高山,有云雨之润;面向大海,有水气之化;故其间多老树、多甘泉、多芳皋、多良田;乃种者之佳区也。
余以买其瓜,遂识一田父。安徽人,姓汪,而未问其名,吾但以“老汪”呼之。或偶坐与言,其常叹为农之苦,而羡世之居公职者。以为居公职者,身逸而多金也!
嗟夫!此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夫居公职者,虽逸而多金;然上下奉承,左右照应,万事皆惴惴而慎之。一不当心,则上获罪于官,下结怨于吏,有一失而危及身命之忧耳。此身虽不劳而心劳者也。而田父虽朝之市卖蔬,午入田理畦,或锄、或肥、或架棚延蔓;渴而饮野水,困而卧茅屋,栉风沐雨,劬勤四体;苦虽苦矣!而无上下左右之忧。此身虽劳而心不劳者也!
乌乎!人生在世,其惴惴然心劳孰与荡荡然心不劳矣。特为田父作记而告之云。
怀 远
文/老骥
仰首望天未,
悠悠见白云。
闲中无杂念,
静处有佳文。
四海谁怀我,
千年独思君。
深山幽谷里,
何得致声闻。
过东山弘法堂有感
文/老骥
昔日小山宫,
今朝弘法堂。
梦中思古迹,
梦后觉风霜。
唯有真如大,
更无齐物长。
两间同一指,
此说亦荒唐。
坐绝壁下偶感
文/老骥
路旁依绝壁,
独坐对斜阳。
地幽诗兴远,
春暮晚花香。
虽老犹思国,
纵贫每念乡。
一身行正气,
落笔自文章。
山 村
文/老骥
山村天欲暮,
南亩满农人。
或豆或瓜菜,
亦肥亦浇频。
叹吾头已白,
万事未躬亲。
空言垂后世,
枉自费精神。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