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带渐宽终不悔
文/ 张诗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诗可不仅是用来写爱情的,它也在歌颂为坚守正义或热爱的事业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怕艰难险阻,殚精竭虑,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朵茫茫大漠中圣白的花,它默默守在凝固无数时间的古画旁,它扎根于大漠,任凭黄沙拍打,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樊锦诗就是这样一朵花,她一心坚守,为了保护自己所热爱的古文物,坚守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文明,无惧于风吹日晒,无惧于毫无生气的荒漠,无惧于漫天黄沙,仍旧初心不改,勇担使命。她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一系列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她也许从未想过。她的付出,从来不求回报,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才叫奉献。她奉献的是青春年华,是自己的学识智慧,是时间与生命。她为敦煌奉献,为华夏的传统文化奉献,为国家奉献,付出一切而无欲无求——可她唯独忘了自己。

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内心的愉悦,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人生实现的价值,是生命的延长,是精神的延续,所以奉献者是幸福的,是真正快乐的人。“不求回报,坚守无二的奉献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无私奉献者的原因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林俊德,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国家与民族。他此刻工作的代价,并不是常人的精力,而是他那最后一丝微弱而不可再生的生命力。他就是一只将要熄灭的蜡烛,竭力地燃着自己的烛芯,想要散尽自己最后的光和热,完成他一生的使命。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创始人,被誉为“核潜艇之父”。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复兴,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不知功名为何物——甚至他的父亲至死都不知道儿子在为了什么工作。除了他们,还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科学家,他们勇于探索,不怕牺牲,不畏艰苦,奋斗不止,倾其所有,不为自己,而是为了造富人类,助祖国崛起,助民族复兴。奉献使的他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历史也因无私的奉献将他们的事迹铭刻。

庚子年春,华夏大地上突然涌起了英雄的浪潮,昔日珍贵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变得随处可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抗疫战争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是党员就要冲上去”;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砥砺前行绝不停止;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英勇无畏;公安人员,与志愿者们坚守岗位,日夜值守,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他们就像是一节节的绳索,扭合在一起,合力将祖国与人民拉出病毒设下的深渊。一份份要求奔赴一线的请战书,一个个包含责任担当的红手印,一句句坚定有力的“让我上”……哪里有艰险的任务,哪里就能看到一个个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背影。这就是大中华的儿女,这就是为国奉献的英雄们!

奉献者的事迹和精神使我热血沸腾,是啊,人生就该如此,像蜡烛,照亮别人,也光辉了自己。我想,终有一天,回望自己的人生道路,会自豪地说“我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奉献者”。

称心老师点评:
文章选取了典型事例,并且有对人物奉献精神的深入挖掘,这点做的极好。构思上有点有面,有个人,有团体。内容丰富,主题明确。结尾联系自我,使中心得到升华。点赞佳作!满分!
从中考作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篇幅,字数不能太多。因此以后要在语言凝练上多下功夫。写得开还得收得住。


作者风采:

张诗音,石家庄28中七年级学生,卓尔弟子,酷爱文学,手不释卷。文思开阔,汪洋自恣,情感深沉,气势磅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