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公厕,是社会公共设施;是人们敏感但又需要的一个地方。公厕的设施、设备以及管理,反映了一个城市(区域)的社会、经济、文明的程度,它是观察一个城市(区域)经济、文明程度的窗口。
广州作为经济相对发达,改革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对公厕的选址、设计、建设、管理,依然发生过不同观念、不同观点的交汇碰撞。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市在天河立交建设了一座人们称之为“五星级”的公厕,社会赞扬的有之,不同意见的有之。为此,中央电视台专门邀请了主管这个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做了一期采访节目,从正面肯定了城市环境公厕设施建设及其管理,应该积极地、适度超前地引导文明,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
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广州市城管委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几年来,在公厕建设上花大力气,做足功夫,发展公厕文化,一大批人民满意的公厕出现在城市中间,极大地满足、方便了人民群众的需要。下面转发的例子,就是其中一个明证。
都市头条金色阳光文学网

大师设计丨公厕+口袋公园,在老城区里"转角遇到美"!
广州越秀发布 广州城管
生活在越秀的你
有没有发现
身边的一个口袋公园、一堵围墙
都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你知道吗
位于环市东路广州国际电子大厦旁
有一座时髦的公厕
它出自大师级设计师之手!

在环市东路
广州国际电子大厦旁
一栋二层“小楼”
被大红色的钢结构框架包裹着

这栋时髦的“小楼”
其实是一个公厕,建于1988年
是广州现存不多
20世纪至今一直未被拆迁移除
仍然保护完好和正常使用的原位公厕

这座公厕
独特之处还在于
它是一个大师作品!
这一项目请来了知名建筑师许迪操刀,他曾设计了广州财富天地、惠州大亚湾惠民广场二期等大型项目,参与本次公厕的升级改造,许迪认为十分具有挑战性。
设计之初,业主单位表示,可以将公厕推倒重建、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改造。但许迪选择了尊重历史,延续文脉。
许迪认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公厕周边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绿岛,饶有岭南特色,也是环市东路的一段时光记忆。为了保留公厕旁的一棵木棉树,许迪甚至将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全部重做。

在不破坏原有建筑“肌理”的前提下,许迪用简洁的几何形体包裹原有建筑,形成在面向城市开放的盒子,露出原有建筑的形象特征,给传统的瓷砖外墙公厕穿上了颇具现代感的红色“外衣”。
现在公厕的改造基本完成
除了外形上亮眼外
公厕也注重使用功能的提升哦~
公厕改善了通风采光与排气设施,做到干湿分区,公厕的洗手盆上方安装了明亮的镜子,在男女厕基础上还增加第三方卫生间。

在一楼的第三卫生间里,有给孩子准备的小型马桶,有婴儿换尿片的护理台,还有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准备的安装安全扶手等。


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公厕旁边的一段台阶
也颇有“玄机”
台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加高,加高部分涂成了俏皮的橘黄色,可供路人歇脚休憩。

这段台阶的设计者是知名设计师庞伟,他将这段台阶称为一把有趣的“椅子”,也是一个最小的城市广场。

庞伟说:“我们把这里做得高一点,陡一点,走路的人可能看到‘高’坐在椅子上的人,坐得高的人也可以从高的视角看走路的人,为城市增添一些变化和趣味性。”
来源丨广州越秀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