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佛山的佛光
到达石佛山摄影基地时,已是正午十二点一刻。
淡季,也不是周末,摄影基地的大门紧锁着,玻璃悬空餐厅门口,五六个工人正在用午饭。许是来的人多了,见我们一行只有六七个人,并没有人显出异样,顾自吃饭,喝水,然后起身离开,不知散于何处。我们绕摄影基地走了一圈,高台下的水塘里,一群肥胖的白鹅正在戏水,嘎嘎地叫着不知在分配什么美食。再向下,一泓池水,水中鱼儿时隐时现。今年暮春至今缺雨,池水并不丰盈,一眼能看到水底的泥沙。两面山坡,一色青碧,沙兰杨,青松,洋槐,依着山坡密密地铺展,直到与蓝天接壤的顶边儿,晶莹纯粹,绿得神清气爽。

没有向导,找不到出路,关于石佛山,关于摄影基地,一定不会只是眼前这一片纯净的绿吧?绕转着发现一排石阶,通向摄影基地的右上方,每隔四五个台阶,有石桌石凳等在树下,随意闲坐,看头顶树叶间跌落的阳光,看深绿浅绿交织的对面山坡,看坡顶镶嵌的蓝色天空,惬意如同神仙。继续上行,逢遇一段鲜花夹道的山路,拐弯处悬着一副“石佛山摄影基地景区”招牌,这才明白了我们该去的方向。

正午十二点三十。小满已过,天气响晴。太阳在正头顶伸出热情的触手,热辣辣的气流漫溢在天地间,无遮无拦,随意流淌。路旁被我们称作虞美人的红色、粉色花朵,在阳光下尤显明艳,楚楚动人。低垂着枝丫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用褐色纸袋包裹着的红富士苹果。正午的田间寂然无声,却依然可以从这些摇曳的纸袋上看到农人劳作的身影,而这劳作又使人想到金秋到来时满树红艳鲜美的硕果,以及采摘时涌动的人潮,欢乐的笑声。

通往山岭的道路裸露在阳光下,却并不单调,除了夹道相迎的鲜花,还有路旁挂满青果的各种果树引诱着我们继续向前。天空纯净瓦蓝,只在东边的山巅处升起几团云絮,如游龙腾空,如大鲸出海,如美人出浴,如佛祖腾云,顷刻又如雪域高原,如湖泊仙境……举头向云,向天,皆有凉风徐徐而来,虽打不散密集的燥热阳光,却并不觉得闷热。只是走得久了,看看到达山顶的路还显得迢迢,同行的人便拉开了距离。站在半山洼,可远眺层峦起伏,可俯瞰绿树掩映的村庄,也可近观梯田间的果木花草,心下已觉得不虚此行,登不登到山顶似乎并不重要。领队的刘老师却不以为然,一个人打着头阵,不时发出嘹亮的信号引我们坚持上山。

好在山路并不崎岖,大家相互打劲儿,半个时辰后终于到了第一道岭口。先到达的刘老师发出惊呼:“找到了,大美梯田终于被我们找到了!”好像忽然来了精神,我们顾不上再跟路边的花朵谈情说爱,径直奔上山岭,路转岭头,眼前忽然就出现了对面山坡上的层层梯田。黄中透出最后一抹青色的麦田,覆盖着白色地膜的烟田,被道道流线型的堤堰分割开来,衬以成片、成行、成株的绿树,分明就是一副绝美的乡村田园画卷,令人赞不绝口。初夏明亮热辣的骄阳,如洗的天空,碧玉簪样透着明亮的远山,葳蕤繁茂的野树,芳草,鲜花,时断时续的鸟鸣,以及透着山野气息的空气,似乎都在为我们曾经一刹那的放弃渲染着魅力。




“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在看似没有可能的时候坚持一把,也许你就找到了终生难忘的相遇。”此情此景,刘老师的话让我们心悦诚服,接下来的大段路程,一行人跟着刘老师再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接近山巅的地方就是盛传已久的石佛山高山牡丹园了。大片牡丹园内,此时只有高举着四角星形种子的牡丹枝叶繁茂,从容迎接午时一刻的烈烈骄阳,似乎阳光愈烈,它们的生命就愈灿烂。繁花总会过去,生命依然漫长,做一棵长在山野,沐烈阳,浴长风的牡丹,岂不也是一生快哉!


登上最后一座观景亭,举目四望,明艳飒爽的阳光一如佛光普照,万物生灵毕现,设若晨初暮昏,该就是最美的石佛圣光吧!魏巍崤山环北竦峙,嶕峣一峰孤鹜突起;连绵熊耳向南排列,与天接壤;东面地势缓降,视线开阔,葱翠的山峦间一桥飞架,贯通南北,更远处楼宇环阁,城池连片,海市蜃楼般浮现在山尽头的,就是洛宁县城了。尤记得去年深秋登上嶕峣山看到的县城远景,巍巍然如梦似幻,而今,再次从远山之巅眺望高楼林立的洛宁县城,一种豪迈自心底涌起,七山二原一分川的洛宁啊,山山如画,峰峰如屏,川川良田,涧涧泉涌,辅佐一座明珠般的新县城,怎不让人陶醉?
夏之深,秋之浓,春之浅,你可否愿意再与我同行,共沐这道石佛的圣光?

作者简介:杨粉红,洛阳市洛宁县城关镇东关中学语文教师。语文学科技术带头人。坚持读书写作,以自己笔耕带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