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欣:服务三农无怨无悔
文/韩科普
谢欣,女,陕西省韩城市人,中共党员,农艺师,现任韩城市设施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1995年7月毕业于渭南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先后在韩城市园艺站、植保站、设施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是一名一直奋战在农业战线上长达25年的老兵。先后被陕西省、渭南市评为“全省植保工作先进个人”、“渭南地区植保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园艺蚕桑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被韩城市农业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一,守初心,献身农业终不悔
谢欣同志自幼在农村长大,在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她自幼就立志要投身农业,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91年她如愿考入渭南农业学校,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每一门理论知识。毕业之际,又放弃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农业基层去锻炼,最后如愿分配到韩城市园艺站,从事果业和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参加工作以后,她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扎实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不断查找自身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谢欣同志品德高尚,没有违法乱纪行为。业务上,她坚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除按时参加上级部门和单位组织业务培训外,常年订阅《中国蔬菜》、《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等学术刊物,掌握农业科研动态和研究方向,了解最新技术信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她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协调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技术专家。
二,爱农村,着力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该同志工作25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推广工作,围绕全市农业重点产业,先后主持完成了果树改型四项关键技术、苹果蠹蛾疫情防控、农业污染源普查、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新品种(螺丝王辣椒、765长茄等)的引进以及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设施蔬菜标准化创建等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实施,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8年,她被聘任为我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在市上科技特派员动员工作大会召开后,她立即到板桥镇柏林村进行挂牌和工作对接。随后多次与第一书记和村组干部,对该村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该村产业现状,结合该村大棚蔬菜、花椒等产业,及时制定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利用设立示范园、发展示范户、科技培训会、带动贫困户等多种方式,促进全村的产业发展,增强群众发展产业致富信心。针对板桥镇柏林村大棚蔬菜存在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较低等问题,她经过多方协调,为该村争取从山东寿光拉来的稻壳鸡粪60方,争取资金1万余元,有效改善该村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蔬菜增产5000kg,产值增加4万余元。
农技推广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要经常下到基层了解农情,走访农户。面对交通不便、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现状,她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甘于奉献的精神,该牺牲的双休日、节假日坚决牺牲。在项目推广、示范点建设和农业技术问题处理过程中,有时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出现的异常情况,她凡是接到农民的请求,都争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农民排忧解难,风里来,雨里去,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土。尤其是灾害天气,作物普遍出苗差,长势弱,群众非常焦急,她随叫随到,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指导,如不能到达现场的,则电话联系帮助解决,为农户挽回不必要的损失。
三,想农民,科技增收结硕果
2014年以来,谢欣同志为解决全市蔬菜发展瓶颈,着眼于 “人的问题”、“棚的问题”、“土的问题”,以示范平台为基础,以菜农培训为抓手,在全市主持建立了蔬菜示范棚11座,先后连续4年推广了温室土壤改良和破除连作障碍(连续施用稻壳鸡粪)、提高棚体保温性(应用加厚棉被、防雪防雨膜、新型消雾棚膜)、高效生产管理(新品种引进、病虫害监测预防)等技术,每年推广稻壳鸡粪480立方米,新型加厚棉被1万平方米,新型EVA棚膜1万平方米,防雪防雨膜1万平方米,粘虫板16箱。示范效果十分突出,一是示范棚温度夜间温度比对照棚平均高2-3 ℃,提高了越冬作物积温水平;二是示范棚日间升温快,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三是使用稻壳鸡粪后土壤有机质由1.3%提高到2.1%(寿光平均为2.0%),土壤容重由1.40g/cm³降低到1.35g/cm³,土壤孔隙度由48.3%提高到49.5%,减少化肥使用量15%—20%。四是她定期召开示范棚建设推进会、高温闷棚现场会、苗期管理观摩会,开展技术培训会28场次;以示范棚建设为依托,组织技术人员攻关研究蔬菜技术,形成文献20篇;开展课堂学、田间学研究会22次,日积月累形成蔬菜病案册4本,示范棚生产日志8本。
示范棚的建设,为解决我市蔬菜产业存在的设施老化保温性差、改土增肥投入不足、作栽管理技术粗放、病虫害“防未病”意识欠缺、茬口安排不合理五方面短板,提供了科学有效依据。经测定,示范棚茄子单株产量24斤,亩收入10万元;辣子单株产量11斤,亩收入6.6万元,亩效益较对照棚高了160%,菜农对“谢欣技术团队”的评价十分高大。
四,牢记宗旨,作风过硬口碑好
她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她深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怎么样,关键是要反映在完成本职工作上。因此,她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她鼓励和引导每一位党员积极投身为农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始终牢记宗旨,关心群众、体谅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始终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做到了全心工作、真心为民。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干部,她始终把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常年奔波在生产第一线,辗转于田间地头、温室内外,及时把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先后在《中国果菜》、陕西农村网、三秦网等新闻媒体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20余篇,编写《韩城农村植保实用手册》、《韩城市温室蔬菜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等书籍10余本,承担省、地市农业项目30余项,引进农业新品种30余个,推广农业新技术10余项。

她热爱 “三农”事业,努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无私奉献,勤奋工作,为我市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