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听戏
楼台凤阁霓裳舞,偏若惊鸿是少华。
水有留情舟不渡,山无增色月生花。
平心默唱归来戏,顿首品尝清淡茶。
自始秋风差几度,曲终人散各天涯。
我爱家乡戏
尤运兵
有一种声音总是那么悦耳,那么美妙、那么滋润心灵!那就是我最爱听的河南家乡戏。
我爱家乡戏,向河南豫剧、曲剧、越调等,这三种戏曲是河南众多剧种的一个代表,这都是我喜欢听的河南戏曲,河南剧种繁多,但是我尤以这三个剧种更情有独钟!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豫剧。
而今,豫剧与我的生活产生了一种情愫!生活的日程中少不了听家乡戏的时间。无论是旅途中还是生活中习惯把音乐盒打开,听段河南豫剧;闲下来时,打开音响设备,听一曲《花木兰》,或者是包公戏……庆幸的是妻子也热爱听家乡戏,我们二人有共同爱好,当然是一件很美的事,互不讨厌嘛!因此,在我下载的音频中大部分都是豫剧名家唱段。
闲暇之余,也能哼几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唱的五音不全,但自娱自乐也是一种享受!
家乡戏,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内涵细腻、含蓄,韵味绵长。它来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它朴实平易,真切自然!看《花木兰》,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更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戏曲形式的展现,它的境界远远高于生活!看《李天保吊孝》这曲具有传奇色彩的周口越调,让世人见证了爱情的力量,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又凸现出古代女子坚贞、勇敢、善良、聪慧的品格!还有那《铡驸马》中“包公”唱段,句句铿锵有力,对陈世美的批判“怒发冲冠”的正义之声,可说是震撼人心!这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此时的秦氏女就像在大海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声声扣人心弦!让人通过人物形象完美表达了包公的无私,陈世美的虚荣、秦香莲千里寻夫的悲惨故事,让人对包公充满敬畏,对陈世美充满憎恶,对秦香莲充满同情和怜悯……
我爱家乡戏,听听,唱唱,学学,既娱乐了自己,也充实了生活也提高了生活品位!
很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人去关注戏曲艺术了。5月5日夜里在正阳【夕阳红戏曲】和其他几个唱班中看到,来看戏的大多以五十岁以上的老人最多。炎炎夏日,习习晚风,让整个演出现场水泄不通,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在听,纷纷议论出场的每一个剧本人物…
好在咱河南有《梨园春》栏目,大家通过《梨园春》可以了解和看到更多的优秀戏曲和名家唱段,不可否认,河南《梨园春》让河南戏曲走进千家万户,为国粹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这正是:
锣鼓咚咚伴奏忙,唱完小帽演西厢。
举灯看画前胸热,赏月听琴后背凉。
牵线红娘成美事,张生借胆跳高墙。
真情假戏谁轻信,早有佳人哭断肠。
作者:尤运兵,一个热爱文字的农民。笔名情有独钟,驻马店作家会员,《中国诗歌网》会员。作品分别在《海外头条》《走进诗坛海外版》《名家诗坛海外版》《名家诗人荟萃海外版》《中华诗词》《作家园地》《新视界微刊》《星诗刊》《河南诗人》《众创诗社》《社会热点》《中诗网》《北极星文学》等海内外媒体十几家网站平台发表,代表作【细说红楼十二金钗】被《醉美诗文》一书收录,由北京华文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