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懶經
文/紫陌
如是我見
今天懶懶的
懶懶的單人床
懶懶的百合花
懶懶的黑色咖啡杯
懶懶的鄉愁躺在余光中詩集裡
懶懶的窗簾
懶懶的南風
懶懶的雲不成朵
懶懶的摩圍山
什麼都懶懶的
布谷鳥也懶懶的
烏江懶懶的
阿依河懶懶的
蚩尤九黎城懶懶的
大葉榕也懶懶的
汽車懶懶的
路燈懶懶的
行人懶懶的
口紅懶懶的
拖鞋懶懶的
懶懶的那首一個人還沒錄
夢也懶懶的
就連夢裡的桂花香懶懶地飄
【唐朝兄弟试读】
《懶懶經》全诗如经文,读之“打嗑睡”。据说诗人被隔离于酒店已第四日,整个惰性给敲了出来,就连日记也不愿写。原本短短的几行杂念,经过入定与对周边观察,已经延伸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全诗24行,意韵着24个小时,一整天都是慵懒的。为何会懒懒的?首先是隔离,其次是天气,诗人所处之地,连日来正面对着潮湿阴冷。因此,这首诗所表现的是诗人的心境。然而让人注意到24个小时,有23个“懒懒的”,还有一个小时干嘛去了?诗人参悟去了,手写我心去了......
有意思的是通篇拟人。以“如是我见”作为开头,想必来源于佛经里的“如是我闻”的开卷语。见,正是诗人所见之具体实物。“单人床,百合花,诗集......”诗人从起床开始,到浇花或只是看花,到读书,无不体现出优雅,对“牢笼禁足”不骄不躁的态度。虽说如此,23个懒懒,还是流露出一种厌烦的小心思。诗人从近景到打开窗帘,从而将视线拉远,诗中有看得见的,听得见的,看不见听不见却用心感受到的,如“阿依河,蚩尤九黎城”正是当地有名的名胜,按照平时,定是人山人海,由于疫情关系,名胜古迹亦处于“懒懒的”人烟稀少之窘地。然后镜头再从远往近拉,之前的近物是静物,而“汽车,路灯,行人”则表现了生命体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最后近景再次回到自己,从穿衣打扮到素颜,从现实到梦境,无不表现了诗人或喜或忧的矛盾。当然,悲喜交加中,更多的是喜。或许,这种矛盾,除了抒写自己的小心情外,还关乎到大环境。你看,国内疫情迎来春天。你看,“桂花”经冬不凋。
最后值得提到的是,诗中为什么不厌其烦的要具体表现所见之物呢?这些物象可触可感,因此诗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我想。我思固我在,我诗固我在,愿诗人继续努力!!!